金融界首页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张晓燕金融知识赋能个人财富管理金融界 [复制链接]

1#
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在哪 http://ask.bdfyy999.com/

来源:金融界网站

作者:张晓燕

作者:张晓燕,现任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助理、鑫苑讲席教授,中国证监会第十七届发行审核委员会委员。兼任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长、鑫苑房地产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日益增长,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即将突破1万美元大关,中国居民的财富也在快速积累。根据《经济日报》发布的《中国家庭财富调查报告》统计:年我国家庭人均财产为20.8万元,比年的19.4万元增长了7.49%。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财富管理需求,是新时代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使命。

个人投资者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了吗?

在我们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团队最新的工作论文(Jones、Shi、Zhang和Zhang,)中,我们的主要研究问题是,个人投资者自己是否有能力自己管理资产,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

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我们对年到年期间中国某交易所全部几千万个交易账户的近几十亿条交易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从图1中可以看到,从成交量角度看,个人投资者占据全部成交量的80%。但是从图2的持股角度看,个人投资者只占流通股的21%,而机构投资者占17%,剩余60%是公司持股。这说明中国的个人投资者的一个特点是非常喜欢交易,而并不喜欢长期持有股票。

图1:中国股票市场投资者结构成交量占比,数据来源:作者整理

图2:中国股票市场投资者结构持股份额占比,数据来源:作者整理

个人投资者的这种投资行为会导致什么后果呢?他们的投资表现如何呢?通过对他们账户的分析,我们发现,平均来看,由于个人投资者倾向于追涨杀跌,专业的择时和选股的能力都比较弱,经常出现个人投资者大买的股票买后就大跌,大卖的股票卖后就升值的奇怪现象。在对公开发布信息的处理上,个人投资者往往不能专注于与股票基本层面有关的信息,也不能及时处理相关信息,所以交易的方向和时机往往是错误的。此外,年轻的男性投资者更容易过度自信,导致交易过度,支付了大量的交易费用。以上种种因素合在一起,导致不同账户规模的个人投资者都是不怎么赚钱的。

由上面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由于中国个人投资者的财富管理能力较弱,如果自己进行投资决策的话,很容易在股票市场并不能实现财富保值增值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两个提议:第一是大力加强对于个人投资者的金融知识教育,增加他们对交易风险的充分认识,和对股票基本面信息的理解。第二,机构投资者作为专业的资产配置主体,在平衡投资的风险与收益、帮助客户管理财富上要做的更好。对于没有能力和时间正确处理大量金融信息的个人投资者,我们建议他们借助高质量的机构投资者帮助投资,规避风险,增长财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