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首页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雕版印刷之都的文化荣光古平阳
TUhjnbcbe - 2024/10/27 19:40:00
白癜风症狀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216004.html
古代的平阳,富饶而美丽。这里有汾河等多条河流流过,有霍山、历山等著名的山峦坐落于此。郁郁葱葱的茂密森林,奔涌不息的泪泪清泉,造就了平阳土地肥腴,水源充足。这里盛产小麦、棉花和多种经济作物,是巍巍黄土高原上的“膏腴之地”,莽莽三晋田野当之无愧的“棉麦之乡”。悠悠上苍慷慨大方的恩赐,使这里几乎具备了发展农耕文明需要的一切天时地利。从帝尧建都平阳以来好几千年,这里一直是天下最富饶、最丰裕、经济最繁荣的地域之一。西汉时,“采河东、上党、太原郡谷”,即可“足供京师”;曹操平定中原,西征马超,“军食一仰河东”。隋唐时“京师仓虞尚虚”,漕运“汾晋之粟以给”;宋时“河东岁丰糠,储蓄尤广”。金元两代,中原战乱频仍,平阳地区却依然是“勤生力业”,民“皆足于衣食”,“安于田里”,“无甚贫乏”。唐朝的诗人卢纶,曾以“炎天古绛路,千里麦花香”描绘了这里丰收的壮观。兴旺发达的农业,必然带动起兴旺发达的手工业。因此,平阳一带的许多产业曾经长期领先于全国。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宋、金、元时期,平阳一直是闻名天下的造纸和雕版印刷中心。在我国印刷、出版乃至文化史上,平阳留下了极其光辉的一页。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从刻版印刷到活字印刷,虽然几经创新,但其制作、刻写的过程仍然相当繁杂。唐、宋以后,雕版印刷终于问世。面对数量庞大的印书业的需求,雕版印刷发挥了极为有效的作用,为人类知识的传播、减轻繁重的抄书之劳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在雕版印刷业的发展过程中,平阳一直走在最前列,做出了巨大而非凡的可贵贡献。据《宋史》记载,雕版印刷开始于五代后周显德年间。北宋时,平阳很快接受了这一先进技术。当时,雕版印刷所需用的三种材料一纸张、墨锭、梨木或枣木,山西俱皆盛产。早在唐代时,山西蒲州(永济)的薄白纸就已驰名中外。唐玄宗时,蒲州匠人萧城极善造纸,他用蒲州野麻和虢州的土谷研制而成的“斑石信纸”,五色光滑,质量上乘。此外,平阳本地的造纸业也相当发达。这些,都为印刷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而又高质量的材料。至于墨,平阳附近的太原、潞州(今山西长治市)、绛州一带所制的墨均为皇家“贡品”,品质优良,居宋、金时期之冠。雕刻木版所用的质量最好的枣梨木,山西是同样取之不尽。而路当孔道的平阳,通南接北,获取这些资源自然非常方便,这就为雕版印刷业在此的日益兴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宋高宗建炎元年(年)金灭北宋,虏徽、钦二帝北上,将汴京的文物、图书及各种技艺工匠全部带走,一部分雕刻木版及刻工留在了平阳,为印刷业发展又起了一个极大的催生作用。平阳雕版印刷业的迅速繁盛,使其很快与浙江杭州、福建建阳,四川眉山一道,跻身于全国雕版印书的四大中心之列。金、元时期,先后作为河东南路、平阳路的政治中心——平阳城,更是地近京都腹地,政治稳定,经济繁荣,远离当时战事不绝的中州地区,人民生活较为富裕。因此,文化优势也得到了更充分的发挥,平阳遂逐渐成为北方文化事业的中心。金人尊崇儒术,希冀读书仕进之人对书籍的需要与日俱增,形成了庞大的书业市场。金代统治者为了有效管理,还特意在造纸业、印刷术驰名北方的平阳,设置了全国最大的雕版印刷书籍的官方机构——“书籍所”。大家知道平阳在哪里吗,还知道平阳有哪些历史故事,欢迎分享留言。
1
查看完整版本: 雕版印刷之都的文化荣光古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