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火山财富
作者:陈晨
最近网信证券刚刚被评为D类券商的余波还没散去,又有一重磅炸弹点燃。近期,有投资者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证实,其投资的网信证券信锋26号未能在年6月19日按期兑付,涉及资金万元。
据记者了解,信锋26号最终融资人为中国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担保人为联合创业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管理人为网信证券。让记者不解的是,当记者在基金业协会查询时,并没有发现该产品的备案信息。但这并不是最让人诟病的地方,而是上述三方背后均有先锋系影子。
沪上券商人士告诉记者:“这实际上是自融模式,自融和自保行为,中介机构直接参与到信用的创设和交易当中,背离了中介机构的‘居间’角色。”理论上讲,有导致道德风险和实际风险的可能性,比如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
解构信锋26号
根据网信证券披露的《网信证券信锋26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年年度报告》显示,信锋26号成立于年6月19日,成立规模为万元,存续期为1年。截至年12月31日,资产管理计划净值为.25万元,累计单位净值为1.元,报告期内净值增长率为4.64%。另外,信锋26号成立公告显示,本集合有效参与户数为21户。
然而,剥开层层嵌套,记者了解到,信锋26号资金主要用于认购光大兴陇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发行的信托计划,信托计划资金主要用于受让中国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下称:中租)持有的应收账款。也就是说,最后的融资人为中租。
那么,中租持有的应收账款到底是什么呢?《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得的一份尽调报告揭开了神秘面纱。尽调报告显示,为了满足其资金筹措的需求,中租筛选了其持有的具有多年良好合作记录的优质融资租赁资产的应收账款。
图片来源:摄图网
其中,大连海陆丰远洋渔业开发有限公司(下称:海陆丰公司)以渔船为标的物,深圳嘉鹏再升道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嘉鹏再升公司)以大型机械为标的物,大连圣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圣鑫医疗公司)以医疗器械为标的物,均采用售后回租的模式,与中国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签署《融资租赁合同(售后回租)》,以合同生效为前提,中租向底层融资人放款。截至尽调报告出具日,上述三家公司需向中租支付租金共计约为.70万元。
正如所说,尽调报告也出示了中租与上述三家公司签订的相关合同,其中海陆丰公司剩余未付租金约为.12万元,嘉鹏再升公司剩余未付租金约为.92万元,圣鑫医疗公司剩余未付租金约为.66万元。
“我司信锋26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增信措施为融资人到期对应收账款收益权进行回购,联合创业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提供差额补足;该项目集合资管计划募集总额为应收账款总额的58.14%(按计划募资万计算),与目前资本市场上的应收账款融资折扣比率相符。产品到期退出方式为信托计划到期清算;产品还款来源为融资人经营性收入及应收账款收益。”网信证券尽调报告阐述道。
当然,上述内容在信锋26号的推介材料中也被视为项目亮点之一,此外,推介材料还显示,项目亮点还包括期限和收益具有竞争性以及项目运作方式稳健合规,比如期限1年,收益率8.5%/年。
信锋26号未在基金业协会备案
但是,以“项目运作方式稳健合规”自诩的信锋26号,记者却没有查到相关的备案信息。记者在基金业协会网站多次查询发现,网信证券旗下带“信锋”关键字的备案产品仅有信锋1号和信锋35号,而在网信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