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告别草莽时代大整治后的互联网金融生态
备受争议的校园贷业务终于在6月遭遇急刹车: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历时一年的互联网金融大整治行动至今仍未结束,整治还将延续。
P2P、股权众筹、互联网理财、互联网保险……这些新金融业态自年开始历经了野蛮的高速成长,虽然一定程度上的金融创新活跃了行业,但也蕴含大量的金融风险,甚至突破了法律的边界,给金融市场带来隐患。
监管收紧之后,如今的互联网金融正面临变局:告别草莽时代,速度与激情不再是互联网金融最标配的成长方式。尽管成交量仍在稳步增长,但也不再是各路资本趋之若鹜的“风口上的猪”。当行业步入合规年,无数家平台正默默进行着艰难的合规转型,“活下去”成了平台高管口中的关键词。
生存还是毁灭?
在密集发布的监管文件中,去年8月银监会等四部委发布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下称《暂行办法》)中提出的存管银行和限额管理,对P2P平台压力最大。
如今,距离整改大限仅剩两月有余,尚有近家P2P平台的资金存管未完成,其中大多是中小平台。严监管之下,安全合规不再仅作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口号而存在,更成为这个行业活下去最基本的“丛林法则”。
网贷之家的数据显示调整已经显现,正常运营的P2P平台数量从年初的近家,降至年5月的家。不过,行业的成交量和贷款余额仍稳步增长,从去年8月的多亿元增至年5月末的近1.15万亿元,突破了万亿元大关。
外界对网贷规模还在快速发展颇感意外和困惑,但业内很多人士认为,这是优胜劣汰的结果明显。网贷行业的行业集中度在快速上升,马太效应加剧。
在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看来,对于超大型平台而言,尽管银行存管等合规门槛不再是难题,但如何继续保持高增长并稳固行业地位,成为转型和突围的难题。
从布局来看,网贷平台几乎无一例外都是“网贷+理财产品代销”的双线组合。一方面成立独立的子公司,将网贷产品与整个平台进行切割,一方面力推理财产品、基金、保险代销,加大转型力度。据了解,目前已有陆金所、凤凰金融、网信理财、积木盒子、团贷网和人人贷等集团化平台拆分了业务。
就连蚂蚁金融,也曾因为在招财宝平台代理销售交易所私募产品而走过弯路,最为著名的就是“侨兴债”违约事件。
侨兴债违约一案暴露了互联网金融平台风控的漏洞,将互联网资管业务风险暴露在阳光之下。
定位于理财超市的“铜板街”在成立之初就一直从事互联网资管业务。其创始人何俊告诉上证报记者,年投入的更多精力是合规系统优化。铜板街并不授信,但合规之下其对“入场”的资产风险甄别能力要求非常高,如每一款理财产品都要充分披露借款人和合作方信息、资金用途、金融资产收益权的评估信息等信息。这一条也使之面对流失部分客户的压力。
比铜板街更为复杂的是,那些将P2P业务拆分出来、弱化平台P2P属性从事互联网理财的平台。对于这样的平台,随之衍生出的风险更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