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首页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吴川拜斋风俗,不是岁数大的人,大概都
TUhjnbcbe - 2025/3/26 21:29:00

吴川上了岁数的老人,大概对于“抢鬼祭”一词尚有认识。抢鬼祭指小孩偷吃祭坛上的供品,延伸义近成语饿鬼投胎,诋称口馋或饿极的人。

抢鬼祭,最初源自“拜斋”,时至今日,吴川地区的“拜斋”已经少之又少,在过去却是一项十分隆重的风俗。

我国不少地区都有“菩萨重塑金身”的风尚,所谓“重塑金身”,最主要意义是答谢神恩,其次也是将来平安顺遂、风调雨顺、财运亨通、安居乐业等美好愿望的“加持”。在吴川,“拜斋”风俗是菩萨重塑金身之前最重要的仪式,又因为较一般的拜神、祭祀等隆重,而且高花费之故,在生活水平普遍低下的年代——频繁重塑金身不现实,通常逢十年一次。

经由民众绅商筹款及各项活动事宜安排妥当之后,那么就要选择“坡地”了——面积可容纳多人的空地,这是“拜斋”十分重要的一环,事实上,所有活动的进行都在坡地之上。

过去梅菉地区举办“拜斋”而选择的坡地,通常在(今的吴川汽车站对面),坡地一定,蓬厂搭建开始——临时供奉神明的地方,一般由乡民自发组成队伍完成。

来到选定的日子,迎接队伍、贡品等准备完成,菩萨的行身则将被请进蓬厂,接下来——也是最重要的请“神”归位。

吴川(湛江)人一定深有体会,春节期间的游神何其繁杂,相比之下,“拜斋”有过之而不及,同样不可缺少的道公佬执行“作法”之外,仍需一众孩童,身穿凤冠龙袍饰扮“拜子”日夜不绝诵拜,与此同时,雇请的粤剧团开始为菩萨做大戏——两台大戏同时表演,俗称“双拍台”,做足七日七夜!

“拜斋”仪式的完结象征着神明正式“归位”,最后恭请菩萨回庙……

相对于其他吴川风俗,“拜斋”的写作显著吃力,因为未曾经历过,唯有请教熟知的长者及查阅网上的道听途说,又生性懒散,不愿换深入实证,如此,纰漏之处,敬请指正。

不少人问过我一个问题,为什么吴川人(广东人)那么热衷拜神?

每次我都是以一句“拜得神多自有神庇佑”搪塞,至于个别人认为“封建迷信”而表现的不屑,始终一笑置之,因为我清楚认同一种陌生的——甚至看似荒诞无益的观念是困难的,同样我也接受不了北方地区的过年吃饺子。

不同的习俗本无对错之分,文化差异罢了。

不可否认,包括“拜斋”在内的许多吴川风俗无不蕴含“神庇佑”的目的,随着自然科学领域被愈多发现,愈被认为有悖于现代主流观念。

可是,我觉得这不过是自诩“时代新人”的“一厢情愿”。

现代人看待古人,多少带有偏见,我们认为“拜斋们”无益至极,是从不一样的角度看待的,今天我们的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方面条件无不优于过去,而无论古今,人都有活下去、活得更好的愿望,也总会遭遇许多苦难,身处那个时代的吴川人,面对落后的生活环境,没有太多应付的方法,无奈之下,唯有“求神拜佛”寻求能够人类未知的神秘力量,祈望五谷丰登、祈望安居乐业、祈望平安顺遂……

1
查看完整版本: 吴川拜斋风俗,不是岁数大的人,大概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