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代周报
“关于隋田力这个人的信息,我们已向相关部门进行了核实,隋田力不是中国电子工业科学技术交流中心(下称‘交流中心’)负责人、主任,也不在交流中心任职。”8月13日,工信部工作人员独家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工信部在年就已经撤销了交流中心。
8月2日,时代周报记者通过工信部部长信箱留言,咨询隋田力是否为交流中心负责人、主任。此前的2个多月里,因公司“专网通信业务”存在异常,A股上演“连环雷”,涉事上市公司至少有15家,资金规模超过亿元。而隋田力正是这起“连环雷”事件中的“关键先生”。
隋田力旗下有多家公司并担任要职,但他最喜欢的身份应该与“中国电子工业科学技术交流中心”相关。隋田力鲜少在公开场合露面,仅有的4次都用了交流中心的身份,主要包括交流中心负责人、首席专家、主任,而且其往往与当地政府官员一同出现。
8月2日,海高通信(.OC)发布公告称,公司通过多种渠道无法与实际控制人隋田力、刘青(隋田力配偶的弟媳)取得联系。据公司了解,隋田力目前涉及案件,正在被公安机关侦查之中。
隋田力是谁?
近2个多月以来,神秘人隋田力引发的A股“连环雷”,余震不断。
包括上海电气(.SH;.HK)、中天科技(.SH)、凯乐科技(.SH)等公司在内,已有9家上市公司官宣踩雷。据时代周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这9家上市公司涉及损失金额合计或超亿元。
这些上市公司踩雷经历极其相似,均是“专网通信业务”存在异常。种种迹象显示,在隋田力的操盘下,下游国企客户与上市公司签订销售合同后仅预付10%的预付款,交付后按约定分期支付,而上市公司则从隋田力指定的供应商处采购原材料并预付%货款,且供应商与部分下游客户均与隋田力有关联,由此形成了一个资金闭环。
这一做法普遍出现在融资性贸易的交易模式中。一旦操盘者出现资金断裂,风险就会爆发,而预付了%资金的上市公司就出现大额应收账款逾期、供应商逾期供货、存货无法变现等问题,下游国企客户也面临被起诉。
此外,目前已知至少还有6家上市公司卷入其中,共计15家,而且,这样庞大的融资性贸易模式至少运作了7年,资金规模超过亿元。
这一切谜团似乎都系于隋田力一人身上。
隋田力出生于年8月,今年60岁,大专学历。-年,他在部队服役15年。此后,他在江苏当了4年公务员。年11月,隋田力下海经商,成立上海星地通讯工程研究所,并担任所长。年,隋田力创立上海星地通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上海星地通”),并以此为核心对外投资了航天神禾、上海电气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隋田力还控制一家新三板公司海高通信。
鲜少在公开场合露面的隋田力,最乐于对外公开的身份均与“交流中心”相关。
交流中心原是工信部直属单位。根据工信部公布的人事任免信息显示,邱善勤于年12月出任中国电子工业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主任,但在年之后,工信部
时代周报记者发现,在全国智能制造(中国制造)创新创业大赛
上述信息被媒体曝光之后,该比赛
年和年,隋田力还曾以交流中心首席专家、主任的身份去考察企业。
在网络上消失的恒芯天际
隋田力控制的重庆恒芯天际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恒芯天际”)也热衷于和交流中心扯上关系。
恒芯天际
时代周报记者发现,工信部的直属单位中并没有北京赛普。天眼查显示,隋田力控制的上海星地通持有北京赛普60%股权,交流中心持有北京赛普40%股权,而交流中心由工信部直属单位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控股。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交流中心是北京赛普的股东之一,但该系统无法查询到交流中心任何信息。时代周报记者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换而言之,北京赛普这40%股权归属权存疑,恒芯天际与工信部的关联也存疑。
天眼查显示,隋田力通过北京赛普、上海星地通持有恒芯天际48.4%股权,是公司实控人。而在时代周报记者披露恒芯天际的成立背景后(详见时代周报刊发于年8月2日的报道《通信惊天大骗局:15家企业卷入其中,或损失超亿,神秘人隋田力正在隔离》),目前互联网上已无法查询到恒芯天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