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做了中原霸主,又和楚国立了盟约,楚国也成为春秋初期的第二个霸主国。这对于地处中原西部的秦国(今甘肃天水市一带和陕西大部分地区)来说心里很不是滋味。秦穆公虽然固守西周礼节,没有攻打过任何一个小诸侯国,但他想称霸中原的欲望一直在心中燃烧。
好在齐桓公年老多病,他的几个儿子各怀鬼胎经常闹不团结,使得齐国国力有所下降。这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情。秦穆公便抓住有利时机大量招揽人才,为他做中原霸主做准备。秦穆公招揽人才有个特别处,那就是不用本国贵族,他怕本国人势力大了反而会牵制自己,所以他喜欢重用外来的客人。后来被他拜为相国的百里奚、蹇叔以及大夫西乞术、公孙枝、白乙丙等几个主要官员都不是秦国人。
晋国名山一、唇亡齿寒
晋国在当时也是一个比较有实力的诸侯国,晋献公看到齐国和楚国做了中原霸主,邻近的秦国虽然还没有宣称做霸主但其国土辽阔,国力一天天强盛起来,这让晋献公很有点担心,生怕他们哪一天会攻打过来夺取自己的领土而亡国。所以,他一不做,二不休,先把靠近晋国的几个小国灭掉占为己有。通过一番思考,便决定先灭掉虞国(今山西运城县一带),而这个虞国和它南面的虢国(山西平陆县一带和河南三门峡一带)关系很好,晋献公怕自己攻打虞国时虢国会出兵相救。有大臣给晋献公出了个注意:虞国弱小,派人送给他丰厚礼物笼络住他们,让虞国答应我们借道前去攻打虢国,虞国国王是一个喜欢占小便宜的人,他一定会答应我们的。等我们灭了虢国在回兵路上顺便把虞国灭掉,把送给他们的金银和骏马再收回来,这样一举两得不是很好吗?晋献公说,这个想法不错,就这么办。
晋献公十九年(公元前年),晋献公和大臣荀息经过一番商量决定攻打虢国,便派人给虞国国王送去了最好的骏马和璧玉,说服虞国借道。虞国国王一看到这么好的马和许多无价之宝满心欢喜,就答应了晋国的请求。虞国大臣宫之奇急忙劝谏大王说:虢国是咱们的屏障,如果虢国被灭亡了,那咱们也就不存在了。咱们两国就像嘴唇与牙齿的关系,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露出来了。这么多年来,只所以我们能够安然无恙,就是因为我们两国长期互相帮助互相依存啊。今大王借道让晋国消灭了虢国,我们紧随着也就被晋国占领了。大王请您咱要不要答应了。可是虞国国王哪里能听得进去这中肯的建议呢!他还煞有介事地说:虢国是一个和咱们差不多的国家,终究是靠不住的,我们借道晋献公灭了虢国,他们会感激咱们的。这样咱们就有了晋国做靠山不是更好吗?再说了,我们经常用上等贡品祭祀神明,神一定会保佑我们的。
宫之奇说:鬼神不亲人,只依据德行。上天对人不分亲疏,只保佑有德行的人。大王如果没有德行,民众就不会亲陆,神也不享受他的祭祀品,神所依靠的是人的德行啊。
虞国国王不听劝谏,大臣百里奚给宫之奇使了个眼色,两人就出去了。宫之奇对百里奚说:你为什么不劝劝大王呢?百里奚说:给糊涂人讲道理相当于对牛弹琴,有什么用啊?宫之奇回到家心里惴惴不安,思前想后,感到虞国岌岌可危,就带着家眷逃离了虞国。
晋国出兵攻打虢国,虞国国王派兵协助,虢国国王逃到京城。晋国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虢国,把抢来的金银宝贝分给了虞国国王。虞国国王这时候更是洋洋得意,自以为晋国大王是这么仁义厚道,竟连一点防备心都没有。可他哪里知道,等晋国把虢国的领土全部侵占后,在回兵路上顺便就把虞国吞并了。以前送给虞国的金银宝贝骏马全部被虢国士兵拿回晋国去了。大臣百里奚做了俘虏被押回晋国。
晋献公知道百里奚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就给他分给了房子居住,又送给他车马和玉璧,打算让百里奚做他的大臣。这百里奚虽然出身贫寒,大半生穷困潦倒,好不容易五十岁以后靠着他的足智多谋才在虞国做了大夫。因为虞国国王昏庸无能,今天沦落到做俘虏的份上,既是做俘虏,他也坚决不做敌人的大臣。晋献公觉得此人有点正义感,就没有伤害他。
周惠王二十三年(公元前年),秦穆公派公子絷向晋献公求婚,晋献公为了拉拢秦国便答应把大女儿嫁给秦穆公。娶亲的日子到了,晋献公挑选了一批奴仆作为女儿的陪嫁人,有大臣对晋献公说:百里奚既然不愿意为大王做事,就把他作为陪嫁人送给秦国去吧。晋献公同意把百里奚遣送到秦国去。
晋国公主秦国娶亲的队伍浩浩荡荡来到晋国,晋国组织了一班人马去护送,百里奚作为陪嫁奴仆都跟在后面迤逦前行。他他心情低落,满腹惆怅,走到半路他趁别人不注意就逃跑了。一路上他跋山涉水,千里迢迢来到了楚国,本想在楚国谋个差事干,可是楚国人把他抓起来当作奸细押到楚王面前去治罪。楚王问百里奚是哪里人,以前是干什么的。百里奚老老实实地回答说:他是虞国人,由于他们的国王昏庸无能,导致国家灭亡,他自己也就离开了虞国,漫无目的地奔波,只是想找个没有战乱的地方安静地生活下去。楚王听了就不再怀疑,说到:既然你以前看过牛,那就交给你一份差事,去饲养场喂养牛去吧。就这样,一个文武兼备的人才成了最不起眼的饲养员了。
当秦穆公办理完婚事,在清点奴仆时,发现名单上有个叫作百里奚的人怎么不见了。就问公孙枝是怎么回事。公孙枝如实回答说:百里奚本来是虞国的中大夫,很有才能。虞国灭亡后他当了俘虏,晋献公想重用此人,但他坚决不愿意为晋国做事。这个人既忠诚果敢,又智谋高强,是一个难得的人才。秦穆公听了介绍后,心想,既然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何不可以找来为我做事呢?于是派人到处去找百里奚。几天以后,派去的人回来对秦穆公说:百里奚正在为楚国牧牛养马呢。
二、五张羊皮换来的相国
秦穆公命令下属准备最丰厚的礼物遣人去楚国把百里奚赎回来。这时公孙枝连忙劝阻说:不可。楚国让百里奚去牧牛喂马,正好说明他们不了解百里奚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现在大王你准备用丰厚礼物赎回百里奚,这不是向楚王证明百里奚是一个难得的人吗?倘若楚王知道了百里奚是一个忠臣良将,他会放百里奚来咱们秦国吗?
秦穆公思考了片刻说:那就按照对待奴隶的办法,派人拿五张羊皮去把百里奚换回来吧。公孙枝连忙说:这就对了,这样做,向楚王说清楚点,就说这个人在我们秦国犯了罪我们要把他带回去治罪。楚王一定会放百里奚来秦国的。
秦穆公求贤酷渴,就派使者去楚国押解百里奚。秦国使者见到楚成王后说明了来意:百里奚是秦国的人犯了罪逃跑了,秦王派人打听此人现在贵国,特遣我前来将他带回去治罪,以儆效尤,震慑一下其他人,并以五张羊皮奉上作为赎金。楚成王听了就答应了,派人把百里奚带来交给秦国使者。
当百里奚被带到秦国境内时,大夫公孙枝等众多官员早已等候在边界迎接。第二天公孙枝领着百里奚来见秦穆公,走进大殿,秦穆公看到百里奚白发苍苍,年逾古稀,很有点失望地叹息道:可惜了,这么大年龄了能做什么呢?百里奚一听不亢不卑地说:大王你以为我已经不中用了吗?那要看做什么事呢,如果你让我去打老虎,我是比不上年轻人的,如果你让我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那我一定比年轻人管用得多。再说了,姜子牙八十岁才被武王拜将伐纣,一举推翻了商纣王建立了西周,而我今年才七十岁,比姜子牙还小十岁呢!
秦王听了觉得百里奚说的有道理,就和他攀谈起来。一连几天,不论秦王问什么问题,百里奚都能对答如流。这让秦穆公不得不佩服百里奚的才能。于是他准备选择吉日拜百里奚为相,百里奚急忙说,不敢,千万不敢。大王你如果想有一番作为,想称霸中原的话,我向你举荐一个人,他是我的患难之交,其才能和智慧远远胜过我。他名叫蹇叔,曾经在虞国时,虞君想重用他,可是蹇叔是一个胆大心细、善于察言观色的人,他从虞君的举止言谈判断出虞君不是个正人君子,而是一个见利忘义的小人。好说歹说,他都没有答应为虞君做事。他离开虞国时对我说,你暂时留在虞国谋个差事干,如果不想干了就到他的家乡鸣鹿村来找他。想必蹇叔就在鸣鹿村居住,大王你可以派人去把他找来为秦国出谋划策,大王你一定能成为天下霸主的。
蹇叔和百里奚秦穆公听了,感到惊奇,心想:眼前这个百里奚是迄今为止我遇到的最有才能的人,想不到还有比这个更有智谋的人啊!这简直就是天助我也!于是他马上派人去请蹇叔。
使者见到蹇叔后把秦王的信件交给蹇叔看,然后就把百里奚如何举荐蹇叔的事从头至尾说给蹇叔听。蹇叔听完说:辅佐秦穆公称霸中原,有百里奚一个足够了,我已经隐居山林多年了,不愿意出去做任何事情了。你回去把我的话说给秦王,让他大胆重用百里奚这个人。
使者听了诚惶诚恐地跪在地上连连磕头说:先生您如果不去,秦王会治罪我的。再说,百里奚也说了,如果不把你请来,他也不会在秦国做任何事情的,他宁愿去乡下牧牛喂马,了此一生。蹇叔听了这番话动心了。他想,如果自己不去,百里奚肯定不会为秦王效命的,为了成就朋友百里奚,蹇叔答应这就动身去秦国。
来到秦国见了秦王,秦穆公向蹇叔问了许多治国平天下的策略,蹇叔侃侃而谈,其雄才大略让秦穆公不得不佩服。于是秦穆公同时拜蹇叔和百里奚为左右相,共同辅助他治理国家,时人称之为“双相”。同时还封百里奚的儿子为大夫。秦国在蹇叔和百里奚的携手治理下,出现了蒸蒸日上的崭新局面,国家安定,百姓富裕,到处呈现出人欢马叫的新气象。这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
百里奚自从四十多岁时因为家境贫寒,不得不离开妻子儿女去外面谋个差事做。临别时,妻子把家里仅有的一只鸡杀了做给百里奚吃。可是家里太穷,连煮饭的柴火都没有,她就把大门的门闩劈断为丈夫做了一顿鸡汤。吃完饭百里奚就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妻子儿女出门了。妻子恋恋不舍地把他送行了很长一段旅程,从路边一棵树上折下一根枝条作为礼物送给百里奚,劝慰他如果谋到什么差事干不要忘了在贫困中相依为命的妻子。
百里奚离开妻子儿女先去了齐国,可是齐国人都不认识他,找不到事情干,常常忍饥挨饿,沿路乞讨。他又离开齐国来到了宋国(今河南许昌一带),百里奚打听到他的好朋友蹇叔后就去投奔他。蹇叔热情接待了百里奚,并让他在自己家里暂时居住一段时间。在这里有大户人家需要雇佣个饲养牲畜的,百里奚就应约去给人家牧牛喂马。转眼间十年过去了,有一天蹇叔得到消息说他的朋友宫之奇在虞国是个大夫官,他就和百里奚商量,他们两个去虞国投奔宫之奇,一来可以某个差事做,二来让百里奚也顺便回去看看妻子儿女。
于是百里奚又回到了虞国,他首先去老家看望妻子,走到村子边上,看见几个人都不认识,经过询问,才知道,这十年来,由于战乱和饥饿的威胁,村子里人大多都离开了,有的死去了,现在这个村子里为数不多的人,都不是以前的原住居民了。百里奚听后无不感到凄楚忧伤。他想,妻子儿女过于去了哪里或许被饥饿夺取了生命。檫干了眼泪百里奚无限惆怅地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和蹇叔去找宫之奇。
宫之奇是一个很有良知的人,重情重义,一看到老朋友蹇叔来了,就请到家里热情地款待了一番。然后建议他们两国留在虞国,他去举荐蹇叔和百里奚为虞国做事。百里奚很愉快地答应了,可蹇叔说,不要急,等我把这里的情况了解一下再说吧。
过了一段时间,宫之奇引荐虞国国君,听了虞君的一番高谈阔论,蹇叔觉得和这样的国君不能共事,所以他就对百里奚说:你暂时留在这里,以后你如果不想干了就来我家找我。我现在就回家去了。
蹇叔没有看错,虞君是一个目光短浅、心胸狭隘的人,无能无知,而又刚愎自用,这就是他招致亡国的原因。
再说,几经周折,百里奚做了秦穆公的国相,他的妻子在他离开家以后,由于战乱和饥饿不得不离开家乡,带着两个孩子沿路乞讨,来到了秦国给大户人家洗衣服混饭吃。一条,她从主人那里听到了一个消息:秦王用五张羊皮换了一个叫作百里奚的人当了国相。这在当时可以算作惊天新闻了,路人皆知,感到不可思议。百里奚的妻子心里想:这个百里奚会不会是自己的丈夫呢?她决心设法接近百里奚家打听一下此人。
一天她混进百里奚家的洗衣服的人群里,这天正是百里奚大摆宴席款待文武大臣日子。她混进去向大殿里望了望,觉得此人和自己的丈夫有点像,只是二十多年没有见面了,头发胡须全白了,究竟是不是,还真拿不定主意。
一会儿大殿里乐队中一个弹琴的乐师走出来了,她赶紧走过去说:你能让我弹弹琴吗?你刚才弹的曲子我也会弹。那乐师感到好奇,就把琴递给她。她不慌不忙地拿起琴走进大殿弹奏起来。百里奚看到一个老妇人忽然进来弹琴觉得有点奇怪。便大声说:你能弹琴,何不边唱歌边弹琴呢?
百里奚妻子便大声唱起来:“百里奚,百里奚,只值五羊皮,想当年,别离时,熬夜菜,煮小米,烧了门闩炖母鸡,临行惜别泪沾衣。今日得富贵,忘了苦儿妻。”百里奚听完愣住了,好久,招老妇人过来细看,果然是自己的老婆。百里奚悲喜交加,两个人抱头痛哭,一下子惹得在座的众人都泣不成声。好一会儿才转悲为喜,百里奚从妻子口中得知他们儿子这些年来以打猎为生,便马上派人去把儿子接回来,蹇叔将他举荐给秦王,封他做了大夫。从此百里奚一家总算团圆了,他们过上了安静祥和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