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清明,全国哀悼。
山河同悲,铭记历史!
缅怀逝者,致敬英雄。
山河无恙,国泰民安!
祖国昌盛,民族复兴!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如今美好的局面,是无数英烈雄用生命为铸造的
珍之、惜之、爱护之
永远感恩!!!
不一样的清明节
儿子问:为什么外面声音那么吵?
我答:现在默哀3分钟,为英雄致敬。
儿子又问:为什么要默哀?
我答:因为有很多人在抗击病毒过程中牺牲了。
儿子又问:他们为什么牺牲了?
我答:病毒太厉害了,他们为了救活大家,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当我给他播放天安门升旗降旗,他知道升旗礼,毕竟幼儿园每周都要升旗,但对于降旗还是很稀奇,就问为什么要降下来了,我说为了致敬牺牲的英雄们。
儿子今年5岁了,对于很多东西他似懂非懂,但他知道这段时间要少出门、出门要戴口罩、回家要洗手。或许对于今天致哀的事情,他懂得不多,但多年长大以后回想今天,他会懂得很多。
今年清明,是不一样的清明,有一种特别的情感,悲伤夹杂着许多感动、止不住地落泪。很难忘怀,这个春天所发生的一切,病毒横行,让我们认识了最美逆行者们,不顾个人安危,冒着生命危险,奋战在抗疫一线中。逝去的烈士和同胞们,我们不会忘记他们用生命铺出来的路,让我们能够平平安安地走下去。
再过十年、二十年、甚至更多十年后,今年清明依然是最特别的一天,永远铭记!
关于清明节的记忆
在我脑海里记忆中,清明节最重要的主题是回乡祭祖。在广东应该找不出比大潮汕地区还更重视清明祭祖的,清明是潮汕人最最重要的节日了,甚至比春节还要重要。清明祭祖期间,在外经商打工读书游历的潮汕人(包括华侨们)多数都会回乡祭祖,因为无论走到何方,我们对祖先常怀敬畏之心。
祭祖是我们的信仰,也是每年一度的家族聚会,维系亲缘关系的重要日子。今年的清明,因为疫情关系,响应政府号召,文明祭祖,也因为工作关系实在无法回乡祭祖,由母亲、弟弟以及在老家老婆孩子作为代表回去给父亲坟墓除除草,聊表心意。虽然心中略遗憾,但特殊事情特殊做法,相信父亲在天之灵也能够理解。
潮汕地区清明祭祖,都是一家或一族人约定时间齐齐去扫山。在每年拜山时,首先将祖墓周围的杂草清除,然后扎纸撒纸钱,摆上祭祖金猪、鸡鸭鱼肉、鲜果糕点、酒水等贡品进行拜祭。完成了拜祭仪式后,就地切烧猪配以鲜果茶点聚宴,或野炊,又或回家聚宴。
从小到大,关于清明祭祖的记忆,可以分为三段:
第一段是少年懵懂时期,这一时期一到清明这天,小孩们都很欢乐,城里住的我们总很期待回老家,堂兄弟姐们可以聚在一起,在山丘、田野里老祖宗的墓地间穿梭撒欢。少时的清明祭祖是欢乐的时光。
第二阶段是上大学时期,这一时期因为在北京上学,无法回乡祭祖,所以这天的记忆多数是思念远方的亲人,两眼汪汪地想着要离家近一点该多好啊。于是乎,总有那么一个念头,毕业后不做北漂,要果断回家。家乡的一切,总是牵引着游子的心。此时的清明祭祖是一种思乡的哀愁。
第三阶段是工作时期,这一时期基本每年都回家祭祖,父亲在世的时候,由父亲操劳着祭祖的方方面面。前几年父亲去世了,我们对祭祖又有更深的情感,父辈过去所承担的工作也传承到我们这一辈身上,春分一过便要早早联系家族内长辈兄弟定拜祭日子、准备祭祀贡品、拜祭后的族内家宴等等。
清明节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因为它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信仰、更是一种族群亲缘关系的延续。如果没有清明节的祭祖活动,很多家族早就散了。但正因为有清明节,使得分散各地的亲戚一年一次同心协力、认认真真地做一件事情,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所以大家都不约而同的珍惜每一次清明祭祖的时光。
关于清明果的记忆
提到清明节,自然会想到清明果(又名青团),清明果外皮绿色,多用艾草或鼠鞠草做成,较软,久置后变硬。馅分咸甜等种类,形状有类元宝形和圆形之分。
在我们海陆丰地区,一般叫鼠壳龟(福佬话),用鼠鞠草做成,一般是甜味,里面包有芝麻、花生、糖、有的还会放一点肥猪肉。以前,鼠壳龟只在清明前后会做,如今在汕尾城区大街上常年都已经有人卖了,有时候回去遇到总会买点尝尝,味道依然是小时候的味道。
很小时候,因为家里穷,鼠壳龟这东西一般都吃不起,也只有亲戚做好了送过来才难得一尝。记得大学毕业后那几年清明节,堂姐每年都会做好鼠壳龟,晚上送到家里来,知道我爸好这么一口,也正因此,清明吃着鼠壳龟这件事,才让我至今记忆犹新。一转眼,爸爸过世也好几年了,这几年每到清明节,总会不自觉问堂姐夫今年做鼠壳龟了吗?不是因为馋那么一口,只是心中记挂罢了。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