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家就会想到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冬至、除夕、七夕、腊八、中秋节等。除了这些节日,还有一个传统的祭祖节日中元节。中元节也叫做七月半,鬼节等等。中元节的历史悠久,最早盛于东汉,盛行于北宋末年。据北宋末年的东京梦华录记载,中元节前几日,人们在集市上购买纸糊的鞋帽、衣服和纸钱等。在中元节这一天,人们都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缅怀先祖和逝去的亲人们。七月十五中元节,两不做吃三样,老辈人的传统不能忘。
先来说说不做两样,这第一件事就是忌食贡品,过去农村过中元节的时候,都要给新人们供奉祭品,一方面是表达尊重。另一方面也是信仰的表现,虽然说供品也是用来吃的,但可不是给咱们吃的,而是供奉的。
第二件事就是忌乱说话,俗语说东西不可乱吃,话不能乱说,这一切都归结于我们的一张嘴上,因此就有了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的说法。如果不注意自己的言行,随意乱讲话,只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吃三样第一就是就是吃小饼,说到小饼,可能很多人没有见过小饼,是一种类似春卷的食物。小饼不但外表美观,而且非常香脆美味,咬一口皮酥馅肉汁多而鲜美,那口感真是没得说。
第二就是吃鸭子。以前老百姓也在农历七月十五过中元节,到宋朝末年,南方战乱,广西老百姓正准备过中元节新闻,元军大举进攻岭南。未躲避战乱,只好提前一天过节了,后来便一直延续下来。秋天的天气干燥,吃鸭子对身体也是有一定好处的。
第三就是吃花膜,在中元节的前夕妇女们就会蒸各种各样的花馍,蒸花馍的时候会根据家庭实有人数给每个人捏一个大花膜,而不同的花膜有不同的捏法。送给小辈的花馍要捏成羊形,称为面羊,雪意羊羔吃奶双膝下跪。希望小辈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送给老辈的花膜要捏成人形,称为面人。寓意儿孙满堂,福寿双全,送给平辈的花馍,要捏成鱼形,称为面鱼,寓意年年有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