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首页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生死摆渡师老闫的公墓管理员之路
TUhjnbcbe - 2025/6/1 0:17:00
北京最好的去白癜风医院 http://www.xftobacco.com/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韩虹丽刘通通讯员刘志强武玉祥

“你好,我是祥安公墓管理员闫秀满,墓碑前不许焚烧纸钱,请到焚烧池焚烧。”自从年实行殡葬改革后,68岁的老闫就成了一名“守陵人”。

在人世间,这样的职业往往让人“敬而远之”“闭口不谈”,却可以帮助那些刚刚失去爱与希望的生命,同死亡这事和解。

个墓穴,次生死别离

公墓管理员既不是公墓园区的主人,也不销售墓地。这个职业的存在,是祭奠着亡者,更是安慰着生者,或许可以说是生者与死者的“摆渡师”。

闫秀满就是临沂市沂水县夏蔚镇祥安公墓的一名管理员,也是这处公墓的唯一一名。每有逝者安葬,他都要提前到公墓做安葬准备工作,场地清扫、骨灰安葬、文明祭祀...直至完成安葬,每一个过程均亲力亲为。

闫秀满在这片墓地工作了5年。20亩地,个墓穴,次生死别离。“要不是有老闫,我们不能这么放心。”村民说。由于当地经济与文化水平相对落后,附近9个村的殡葬都靠着老闫管理的这二十亩地。生老病死常常牵扯一个家庭,闫秀满服务着附近村和镇大约1万1千口人。

(沂水县夏蔚镇祥安公墓)

一根大扫帚、一件绿马甲和一条写着“值勤”的红袖章就是老闫管理公墓的“装备”。或许是整日露天打扫,老闫皮肤黝黑,但68岁的他眼神里依然充满坚毅。青灰色的砖瓦,古式的连廊,墙壁上的山水画,让祥安公墓看起来景色不错,又不失庄严肃穆。“山川饱含千古秀、椿萱长占四时春”雕刻在大门口的正楷,寓意父母长眠此地山川秀美。

二十亩地大约.3平方米,接近1.87个足球场。“其实冬天反而比夏天更好打扫。”闫秀满说,春季草木疯长,这么大块地,还没来得及除后面的杂草,前面刚除去的杂草就又长了出来。除了修剪草木,为避免瓜果贡品腐烂招蚊虫果蝇,老闫也要及时的将它们收拾起来。

“里面可干净哩,全是我拾倒滴啊!”闫秀满操着一口乡音骄傲的跟记者说,有时候塑料袋满天飞,他也得追着收拾干净。

在当地闫秀满一个月有元的工钱,今年涨到了元。家里没有地种,年纪虽然大了但老闫想找点事做,“家距离公墓很近,多米,骑电瓶车一会就到了。”在公墓工作,老闫总是全年无休,从早上一呆就是晚上。

当公墓管理员的这些日子,除了需要多一些细心和耐心外,还要多一些敬畏。

每次擦拭墓碑,闫秀满都要俯下身子,脚不能踩在墓碑上,手不能撑在墓碑上。刚开始的时候,闫秀满会感到腰酸背痛,但时间长了习惯就好多了。

这都是乡亲们的寄托,咱不能让人家失望啊,闫秀满说。打扫墓穴的时候他也会言语两句,“收拾得不好,你就托梦告诉我。”

(闫秀满扫墓工作)

代客祭扫,将照片传给家人

年山东提倡殡葬改革,这一年闫秀满当上了公墓管理员,自己的父母也安葬在了他管理的这片土地上。“这是个好政策,不仅保护环境,你看咱这山上多干净,逝者也能更好地安息。”闫秀满作为当地的“摆渡师”,守护的更像是一份责任。

殡葬是逝者与生者情感连接的纽带,容纳着未亡人对逝者的追思,也是中国传统观念与习俗中极为

1
查看完整版本: 生死摆渡师老闫的公墓管理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