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首页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棒打石狮子,论实不论虚从石狮发展经历,探
TUhjnbcbe - 2025/6/1 20:37:00

喜欢看历史剧的朋友们都知道,无论是皇室贵胄还是高堂庙宇,其门前总会站着一对威风凛凛的大石狮子。

在中国建筑史上,石狮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守门神兽。然而令人费解的是,石狮子源于西域,并非中国本土动物。那么,它到底凭借什么魅力走入千家万户,承袭千年深受喜爱,“棒打石狮子,论实不论虚”一说又是从何说起呢?

一、中国石狮起源与发展

1.石狮与格里芬

中国本土并不产狮子,石狮象却遍布全国各地,然而稍微细心点的人就会发现,我们流传下来的守门石狮象与真实狮子形貌上相距甚远。不客气点说,那几乎是没有半点相像。

当然,其中除了我国向来有写意不写实的艺术手法,且狮子也不是常人能够看到可能是传达错误之外,还有一种较多人认可的说法,便是中国古代石狮的模型仿照的是希腊神话中的神兽格里芬,而非真实的狮子。

格里芬是古希腊神话中保护草原的神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狮鹫,其分为鹰型、鹿型和狮型。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我国一些石狮象拥有翅膀的缘故,相传西方格里芬大多呈鹰型出现,而东方格里芬则多为鹿型和狮型,鹿型狮型相比较刻画起来比鹰型更为烦琐和复杂。

2.狮子与神龙

在《尔雅解兽》中说:“狻猊,如虎猫,食虎豹。”这是关于狮子最早的记载。相传东汉年间,西域使者用铁笼子装着狮子前来上贡我朝,来到长安后,将笼子系在驿站古树旁边。

使者团刚打算进驿站休息,然而笼子里的狮子突然嘶声咆哮,仿佛被触怒一般,一行人顿时惶恐不安。就在这时突然间天地风云变幻,惊雷四起,只见旁边古井中一声长吟响起,神龙破井而出,与狮吼两相呼应。

一龙一狮隔空对峙,传为佳话。从此之后,狮子也带上了和神龙一样的神话色彩,成为了人们心中独特的神圣存在。

3.被中国化的石狮

到了唐宋年间,石狮的雕刻艺术已经十分高超了。狮子的形象也已经被大众熟知,不仅是守门狮子,在一些雕花印章上面也经常会出现狮子的形象。而格里芬原来凶猛异常的形象也早就发生了变化,毕竟日常中忽然看到青面獠牙的一头凶兽还是会令人生怕的,尤其是引入佛教后,各地庙宇经常会有石狮子雕塑出现。

头披卷毛,虬须大口,四爪强劲有力,神态盛气凌人……其中也不难看出有神龙的踪迹,也有许多石狮保留下了双翼,展翅瞭望,镇守四方。石狮子被一步步中国化,身躯也逐渐圆润,越发地有福相,成为了我国的一尊瑞兽。

二、石狮守门的丰富寓意

在古代,人们落宅置办府邸都是非常讲究风水意头的。中国的瑞兽不少,麒麟、神龙、玄龟,但是最终选择了石狮子守门,还是得益于它的丰富寓意。

其一,避邪纳吉。中国古代向来信奉鬼神之说,对于驱邪避邪之事也是相当地上心。虽然平常人见不到狮子,但是不妨碍它的威武形象深入人心。

在人们的观念里,狮子是一种非常凶猛的兽类,可以震慑小鬼。早在汉代就有用石狮子镇守陵墓的现象出现,凭借着威猛的形象和魁梧身姿,石狮子成为了国人心中当之无愧的辟邪圣物。

其二,预卜灾害。古时候最难以预料的就是天灾,石狮子预警的故事在民间有着非常多的版本,其真假有待考究,但是这无疑也说明了狮子在人们心中的神圣形象。

其三,彰显权贵。现实中的狮子来源于西域国家的进贡,乃是国家的贡品,十分珍贵。能有幸见到一次狮子都是恩赐,普通人自是难饱眼福了。

在使国敬献之后,皇帝也偶尔会召集朝廷中的得力助手一同欣赏,以作赏赐。这也是身份的一种象征,是以到了后来王公贵族们都喜欢在自己宅邸等处摆上守门石狮,来彰显自己身份尊贵。

其四,艺术装饰。随着中国雕刻技艺的发展,石雕技艺越发高超,匠人们在石狮的造型上更是有了许多自己的想法。或是脚踏绣球,或是幼狮承欢膝下,无一不表达了人们心中美好的祈愿,而其本身精妙绝伦的雕刻技艺,更是一件达人权贵们喜欢拿来互相称道比较的艺术品。

三、石狮摆放的讲究

1.石狮子的摆位讲究

石狮子作为一个宅子的门面,如何摆放在古代那是相当地讲究,许多人在摆放之前甚至还会请风水先生卜算方位,半点都不能马虎。

一般情况下,守门的石狮子都是成双出现,一雄一雌,这是中国源来已久的对称美学造成的,而且,双狮必为左雄右雌,这是根据我国男左女右的礼仪决定的,同时也是道教中阴阳调和的理念。

此外雄狮一般都雕成右前爪玩弄绣球或者两前爪之间放一个绣球象征权力无限;门口右侧雌狮则雕成左前爪抚摸幼狮或者两前爪之间卧一幼狮,象征着子孙延绵。

在衙门等官府机构也经常摆放石狮子来震慑宵小,每月农历15号,要按时洗目,用清水调和御守盐,擦洗石狮子眼睛,寓意看清小人,明辨善恶,招财进宝、除恶扬善。

2.狮煞传说

中国人喜欢热闹,单单两只石狮子看起来未免单调,所以在雕刻石像的同时,很多人还会雕上一些有着美好寓意的挂件,其中就包括了铜球铃铛。

相传在古代,时有邪祟作怪,一个富户就在高人指点下给自己家门口请了两只石狮子坐镇,护得家宅安宁。然而这一举措却是害惨了他们对面门的穷猎户。

要说自打这富人请了石狮子之后,猎户每晚都会做噩梦,总梦到两只大狮子朝他嘶吼,追着他撕咬。这一惊一吓间,猎户是每晚都睡不好,导致第二天出门打猎都心神不定,差点被山里的老虎吃了。后来猎户没办法了,去镇上找了有名的道长寻求解惑,这才知晓事情的原委。

原来猎户梦中的狮子就是富户门前的两只石狮子,因为摆放的位置正对猎户家门,在风水上形成了狮煞,又因为猎户捕杀动物,身上有血气,这才被狮煞缠身。

3.铜球化煞

猎户忙求化解之法,道长挥手不杀生即可。猎户当即跪下,这是营生的行当,哪能放下。后来,道长又提议在门梁上雕三尺飞龙用来震慑,但是造价成本太高猎户也承担不起。最后道长看到路边玩着拨浪鼓的孩童突然灵机一动,让猎户造一铜球挂于门上。

对猎户来说铜球造价倒是不高,但是能有用吗?猎户忍不住询问,道长却笑道,狮子爱玩,尽管放心。猎户照做,后来果然再也没有梦见过狮子,这件神奇之事也就传开了,传到了富户的耳中。富户心中过意不去,赶忙将狮子挪了方位,还亲自上门向猎户道歉也自己造了铜球铃铛挂在狮子脖子上。

后来便有了石狮子佩铜球铃铛化解狮煞的说法,当然也有了石狮不能摆在人家正门对面的讲究。

四、“棒打石狮子,论实不论虚”

“棒打石狮子,论实不论虚”出自黄庭坚的不俗轩耐闲轩颂,不爱孔方为不俗,放下利欲视为耐闲。人生在世,金钱名利的诱惑实在太多,但是想要得到内心真正的安乐就要做到不俗不耐。让自己成为一尊石狮子,实打实,任风雨怎么来袭都不会有一丝撼动。

这其中寄托着黄庭坚对人生名利的沉淀和感叹,也是后来人们口口相传的一句俗话。家门口的石狮子也成为了不少父母教育孩子脚踏实地,踏实做事的佳例。

在中国一千多年的历史变迁当中,石狮子从最开始的传入到家喻户晓,其中产生了不少变化。从体态形象到内在含义都在不停地变化,每个朝代的石狮造型都有出入,但是都或多或少地冗杂着那个朝代独有的风化传统。不过等到清朝时,石狮的雕刻基本上就定型了。

不仅是朝代变迁使得石狮子雕刻形象差异不大,在我国的不同地域流传的石狮子也不尽相同。有的凶煞可怖,有的憨厚调皮,风格不一。

不管石狮子的形象怎么变化,又增加了哪些寓意,石狮子始终是我国守护一方平安喜乐的神兽。它是我们美好祈愿的承载,在岁月变迁中静静凝视,守望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

五、参考文献

1、《尔雅解兽》

2、黄庭坚《不俗轩耐闲轩颂》

3、晨曦《守门石狮》

1
查看完整版本: 棒打石狮子,论实不论虚从石狮发展经历,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