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首页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从新天皇登基大礼大尝祭,看古代来自中国的
TUhjnbcbe - 2025/6/2 13:00:00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儿最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xcxbdf/

日本天皇将在11月14日傍晚到11月15日凌晨在东京皇居东御苑举行大尝祭,这是新天皇登基后最重要仪式。为天皇一生只能举行一次的仪式,是天皇继承仪式中的最后一个重要仪式。大尝祭是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纪的奈良时代,目前已经传承了多年。由原本稻米丰收“吃新节”转化而来,而日本稻作文化根源可追溯来自中国的水稻农耕的巨大影响。

日本大正四年大尝祭绘画

日本天皇登基大礼大尝祭的含义

大尝祭又名为践祚大尝祭,大尝是意思是“大的新尝”,原来属于大和族部落时期关于稻谷收获的礼仪,经过历史发展,神祗令把它明确规定为国家祭祀,体现了对天皇权力的新尝。

《令集解》卷二(职员令)神衹官条大尝记载了大尝祭的含义:

谓尝新谷以祭神衹也,朝诸神之相尝祭夕者,供新于至尊也,释云,尝犹试也,言试尝新谷之始。以祭神衹,神衹令云,大尝者。每世一年,国司行事,以外每年,所司行事是。古记云问大尝若为,答,为年供奉也。神衹令云,大尝毎世一年云即是也。跡云,大尝,谓每世大尝,亦此司率国司行事耳,朱云,神衹令仲冬下卯大嘗祭是也。

关于大尝祭祭祀过程,日本宫廷最早的仪书《贞观仪式》有对大尝祭的过程记载。大尝祭祭祀一般安排在11月举行,如果新任天皇在当年7月之前完成看即位,新天皇的“大尝祭”就在即位当年11月举行,本次德仁天皇就是如此。而如果7月以后才即位礼的,则会安排在来年的11月举行,而上一任明仁天皇就是即位后第二年举行的大尝祭。

《古事记》曾记载日本大尝祭的时间:

冬十ー月,依大尝供奉之料,遣于播磨国司,……(清宁天皇纪二年)

冬十一月,播磨国司……于赤石郡,亲辨新尝供物。…(显宗天皇即位前纪)

十ー月戊辰,大尝。神衹伯中臣朝臣大岛读天神寿词。(持统天皇纪五年<年>)

年东京皇居搭建的大尝宫

大尝祭需要专门建设大尝宫作为大尝祭的中心祭祀场所,为原木和茅草仿建筑的临时性祭祀殿堂。主要是悠纪殿、主基殿和迥立殿三幢建筑。悠纪殿和主基殿形状完全相同,并列东西,其内各设有“真床覆表”供天皇与神供寝用。

大尝祭仪式上日本天皇身着白色祭服,带同在皇家稻田内生产新米煮成饭进入祭祀主殿悠纪殿,举行亲自献祭诸神的“悠纪殿供品之仪”,代表尊重日照天神。祭祀仪式天皇向列祖列宗、天神地祗供奉新谷及各种贡品,天皇宣读祈祷的御告文,祈福国家安宁、五谷丰登,最后亲自品尝与祭祀品同样的。也是最终庆祝国家和国民平安无事、喜获丰收的纪念仪式。

年明仁天皇的大尝祭

与即位仪式及登基大典象征皇位传承不同,大尝祭是一项有日本神道教色彩的礼仪,在二战前是证明天皇为日照天神传人的重要仪式。二战之前的天皇在日本属于人间神,而天皇登基通过大尝祭献祭仪式来完成这个成为人间神的过程,作为献祭者,天皇与日照天神“神座”相对而坐。天皇通过大尝祭在神界与人界沟通搭建沟通管道,日照天神的能力通过这个祭祀仪式能够达到天皇身上。在大尝祭仪式中,天皇与日照天神交流一晚上,天皇在大尝祭主殿中央设置“神座”上睡一晚上,最终就神格化了天皇,成为所谓的人间之神。完成大尝祭后,在一旁的大臣鼓“八拍手”庆祝天皇神化,从此日本天皇成为日本人间统治人民的神,而日照天神则会为人间提供庇护,所以新天皇登基大礼大尝祭仪式在二战前的日本就是一种君权神授的体现,如果说那位天皇登基即位没有完成大尝祭,那就只能属于半帝。

二战后,昭和天皇发布人间宣言,日本天皇的神格化被去除,日本天皇宣称自己是人,天皇仅仅是虚位的国家元首,而在日本人眼中天皇更多是一种国家象征。因此,代表神格化天皇的大尝祭仪式被定位为具有公共性质的国事活动。

大尝祭源于每年举行一次的新尝祭

大尝祭全称可以理解为“大的新尝”,而新尝祭每年都需要举行一次,在二战前的性质和中国古代帝王在都城社稷坛祭祀后稷一样。

《日本书纪》有记载皇极天皇纪元年(年):

十ー月…丁卯,天皇御新尝。是日,皇子、大臣,各自新尝。

二战后天皇神格化后日本还将一年一度举行的“新尝祭”更名“勤劳感谢日”,把原本宗教含义改为尊敬勤劳、庆祝生产、国民互谢的含义。

年明仁天皇举行大尝祭

新尝祭是源于日本民间庆祝稻米大丰收的节日“吃新节”,新尝祭的最早记载见于公元五世纪末。当时水稻刚从中国传入,被视为是有灵魂的“稻神,是哺育生命的神,尤其采自东西方的悠纪国和主基国的新穗,是浸透了神灵的初穗。天皇享用初穗做的神馔,代表是日照天神的灵威。这是因为日本神道传说中初穗是阳光照射的结果,天照大神是初穗生命源,也就等于是日本人生命源,初穗是日照天神神威的体现。

《古事记》曾记载这些神话:

速须佐之男命……离天照大御神之营田之阿,埋其沟,亦其于闻看大尝之股,屎麻理散。(神代记)

天照大神,以天狭田、长田为御田。时素盏鸣尊……“见天照大神当新尝时,则阴放屎。(神代记)

日神尊,以天垣田为御田……及至日神当新尝时,素盏鸣尊,则于新宮御席之下,阴自送粪。(神代纪第七段第二之一书)

时神吾田鹿苇津姬,以ト定田,号日狭名田。以其田稻,甜酒尝之。又用淳浪田稻,为饭尝之。

大尝祭和新尝祭是从水稻的收获礼仪发展成为皇室重要仪式的日本传统农耕礼仪。

日本宫内厅采集大尝祭所用稻米

源自于中国稻文化的的日本稻作文化

日本人庆祝稻谷丰收的习俗,并非日本自己独创,而是源自于中国古代稻文化。

日本稻谷耕种的历史,大约始于绳文时代末期(中国汉朝时期),绳文时代中前期农耕在日本尚未普及,人们通过狩猎采集来获取食物,其过程惊险无比,又要面临防腐难题。绳文时代末期中国长江下游稻米耕种技术,通过“渡来人”传播到现在的日本九州一代,其后逐渐普及日本四大岛屿各地,稻的传入,对当时还处于部落落后时代的日本人产生巨大影响。

《后汉书东夷列传》就记载建武中元二年朝贡的日本倭国适合种植水稻,说明当时水稻已经传入日本。

倭在韩东南大海中,依山岛为居,凡百余国。·····土宜禾稻、麻、蚕桑,知织绩为缣布。···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奉贡朝贺。

稻米传入使得日本形成了以稻米为中心的农耕稻作文化,如正月食饼、立门松、初锹节高呼“乌鸦”等习俗。而大米也成为日本人的主食,现在代日本和食的没事如寿司等就是大米食物。

总之,在两千多年前,来自中国的“渡来人”将中国的水稻农耕技术传入还是落后部落时代的日本,对日本产生深远而巨大影响,而这个直接的影响至今在日本皇室的重大礼仪中得到体现。

参考资料:《古事纪》、《日本书纪》、《令集解》

论文:《日本天皇即位仪式“大尝祭”的历史演变与社会分析》、《稻作文化与大尝祭》、《天皇登基大礼──大尝祭》、《天皇即位仪式及其内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新天皇登基大礼大尝祭,看古代来自中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