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祭祀在文明中的地位很高。但是祭祀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却整个世界的解释全都是错的!普遍认为,在原始社会时代,人们生产力低下,所以虚构了本事很高的神,并对这些神进行崇拜。从而形成图腾,或者形成宗教,形成一个社会的文化特征。
然而山海经告诉我们,这结论只是现代人的想象。人类最初的祭祀根本就不是这样的。
读过山海经的人,都会对里面的祭祀讲述印象深刻。在其中的五藏山经部分,讲完每一个山系之后,都要重点交代对这些山神怎样进行祭祀。如果按世界通行的认识,就是说这些山神是当时的人类虚构的,并不是真的存在,所以祭祀也只是一种形式。但其中有一个地方,全面否定了这种推理。
这个地方原文是这样的:自太行山以至于毋逢之山,凡四十六山,万二千三百五十里。其神状皆马身人面者廿神。其祠之,皆用一藻茝瘗之。其十四神状皆彘身而载玉。其祠之,皆用一璧瘗之。大凡四十四神,皆用稌糈米祠之,此皆不火食。
这一段文字有点多,我简单翻译一下。从太行山一直到毋逢山,一共有46座山,总长12,里。这些山神中,外形是马身人面的一共有20个。祭祀他们的方法,都是用土壤埋上一些水产香草。另外14个神外形是猪的身子,但是戴着玉。祭祀他们的方法,是把一块玉璧埋在土中。总共有44个神,都要用精米来祭祀他们。这里的神都不吃经过火的食物。
这里可能有点数字上的疑问,20+14不等于44。琢磨作者的意思,是另外的10个神没有单独讲,因为祭祀的时候只给他们提供精米就行了。其他的不但要提供精米,有的还要提供玉,有的还要提供香草。这里的米可能指的是小米,精米指的是打磨的很干净的米。
当然还有一个戏剧化的场面,那就是猪身上带着玉。而每一次祭祀的时候都要给他们提供玉,是不是说明他们头上戴了很多呢?其实不是这样的。他们头上戴的玉石不是为了装饰,而是为了吃的。可能是为了保证自己的玉石不断绝,所以身上戴着一块,还需要提供一块。
而祭祀的执行方是人类,也就是山海经里所讲到的部落。因为山海经以写神为主,所以对人类能够避免写的就避免写到,所以上面这一段并没有出现人类的影子。
上面这一段,从头到尾,都讲的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行动。人类提供真实的香草、玉石和精米,没有直接写神吃这些的场景,但至少写了像猪的神把玉石戴在头上。所以那时候的祭祀是一方负责提供,一方负责享受,是一种真实的行为,是人类给神提供吃饭的行为。而人类是生物,那些神也是生物。
而其中的最后一句,更是把祭祀这种行为落到实处了。“此皆不火食“,就是说其他地方的神是吃熟食,而这里的神是不吃经过火的食物,就是只吃生食的。这也就直接写到了神吃食物这个行为。
这事实上就告诉了我们祭祀最初到底是怎样的活动,就是人给神提供食物的过程。那时候神是真实存在的,人类当然也真实存在了。神是统治者,人类是被统治者,两者之间的关系很紧密。人类不能违背神的意志。那时候的生产力的确很低下,给神准备这些食物,肯定是非常繁重的劳动。而人类必须按时按量,按指定的地点和指定的方法给他们提供,体现出神对人类的绝对统治权。
从山海经的其他记载我们可以看得出来,神的这种绝对统治权并不是天生的,而是他们的本事的确高过人类,人类拿他们无可奈何,只能够听从。此外这些神身体都非常巨大。虽然神与神之间的大小千差万别,最大的能够达到几百公里长,但最小的也比一般人类要大得多。说得再通俗一点:人类打不过人家,只好给人家服务。
山海经几乎讲了神的整个历史。那时候大多数种,也包括所有的山神都是没有生育能力的。他们本质上寿命虽然非常长,能够达到成千上万年,但是在意外中也会死亡。山海经讲到了两次大洪水,讲到了大大小小数不清的战争,这些都造成了大量神的死亡。所以神的数量越来越少。但这并不能改变人类必须向他们就提供食物的这种关系。
到了夏朝之后,神的数量更少了,只有百十名,而且除了西王母和一个雷神之外,其他的都集中在了昆仑墟。这时候人们对神的祭祀,可能要把食物给他们送到昆仑墟了。当然山海经并没有讲到这一点。倒是讲到了对西王母的祭祀。西王母距离人类非常远,但是人类也必须给他提供食物,由三青鸟把这些食物送到西王母跟前。
就这百十名神,到夏朝灭亡之后也都不知去向。在商汤伐桀的战争中死了一部分。山海经就讲到一个名叫夏耕的神,在和商汤军队的战争中被杀了。但神并没有全部死亡。至于剩下的那些到底去了什么地方,从山海经无法进行分析,考古也没有发现相关迹象,那些自称通神的人也没有见到过。
神虽然不在世上了,至少说不在人类社会中间了,但是对神的祭祀并没有停止。这可能跟神对人类的威权和绝对统治有关系。人类出于敬畏,在没有神的情况下,依然继续这种活动。当然这种活动也逐渐变味了,不但完全成了形式,而且祭的内容也五花八门。但不管怎么变化,其中有一个核心至今未变,那就是贡品中必须有食物。
不管是北方人供的苹果,还是南方人供的猪嘴肉,都是年前人类给神提供真实食物的延续。至于这种形式上的祭祀和人类文明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是评判一个遗址是否属于文明的标志之一,因为那不是老严定的,所以我也拒不解释。
另外补充一个漏洞。山海经里讲到的祭祀,大都要提供玉石。而山海经也明确讲到了当时的天地鬼神喜欢吃玉石。原因在于这些神大多是硅基生物。就像老严是碳基生物,因此喜欢吃清炖羊肉一样,他们作为硅基生物,就喜欢吃主要含量是二氧化硅的玉石。而这也就是玉文化的终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