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首页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九州的渊源,九州最早是谁划分的真的是大禹
TUhjnbcbe - 2025/7/3 13:51:00

自多年前的战国开始,古代中国就以“九州”为代称了。“九州”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尚书·禹贡》这部史籍中,其中记载了治水英雄大禹将“天下”划分为“九州”进行管理的具体情况。

传说大禹治水成功后,舜将帝位禅让于他。大禹继位后,定都阳城,国号为夏,因此大禹也被称为夏禹。

大禹当年治水历时13年方得成功。治水初期,为了制定合理有效的治水方案,他带领着伯益、阏伯、后稷、夷坚、防风氏等若干名助手,翻山越岭,跋涉渡水,考察山川河道,几乎走遍了各地,对各地的地貌、气候、物产、民俗民风及百姓生活等都较为熟悉,因此他在治水成功继位后就将天下划分为“九州”进行管理。

史籍《尚书·禹贡》中记载说,大禹所划分的“九州”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然后又以都城阳城为中心,将阳城以外,分布于四面八方的“九州”按照距离的远近归类为“五服”,并且规定了各“服”每年应该向都城阳城缴纳贡品的具体名录和需要承担的服兵役任务。

具体为:

以阳城为中心,阳城以外,里以内区域内的各“州”归类为“甸服”;“甸服”往外里区域内的各“州”归类为“侯服”;“侯服”往外里区域内的“各州”归类为“绥服”。“甸服”、“侯服”、“绥服”每年都必须向都城阳城进纳不同种类的供品,并承担不同数量的服兵役的任务。也就是说,在距离都城阳城1里以内的各“州”都要向阳城进贡不同的物产贡品和承担不同数量的服兵役任务。

“绥服”再往外里区域内的“州”为“要服”,位于“要服”内的“州”就不用进贡物品了,也不用承担服兵役的任务,只是要求他们接受中央王朝统一的管理,遵守中央王朝统一的法制法令。

“要服”再往外,也就是“天下”最外围的里为“荒服”。位于“荒服”的“州”不推行中央王朝的统一法令和政令,原则上只要根据当地的风俗习惯进行管理即可。

从这部史籍的记载来看,“九州”最早当为治水英雄大禹所划分。

不过,《尚书·禹贡》这部史籍已经被后人证实并非大禹所作,而是战国时期的一个魏国人假托大禹之名所作的著作,实际上是此人对天下统一之后所作的一个宏伟周密的治国方略。他假托大禹之名,是企望依仗着伟大人物的赫赫威名,能够使自己的这套治国方略得到实行。

所以,准确地说,是战国时期的这个魏国人最早提出了“九州”的概念,并把“天下”划分为“九州”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九州的渊源,九州最早是谁划分的真的是大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