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代财经
时代周报记者宁鹏发自上海
眼看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作为舶来品的P2P,曾经被视为普惠金融的样本。
自年下半年开始,大量资本进入P2P,互联网金融成为风险投资最为炙手可热的“风口”。
然而,P2P这一行业在年走向消亡。伴随着监管信号密集释放,各地P2P网贷清退速度明显加快,至少有17个省区市公布了清退机构名单。
年12月30日,一家在美股上市的互金平台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P2P行业遭遇清退后,留下大量市场空间,存活下来的大机构仍有机会。无论从银行这类资金方还是用户的角度来说,都有需求。
平台数量锐减
年4月,网贷清退已现端倪。
新华社的报道称,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认为当前行业风险持续得到缓释,年要进一步加大风险处置力度,有力有序化解存量风险。
随后几个月内,湖南、山东、重庆、四川、河北等省市纷纷出台政策,对P2P进行整治,湖南、重庆等地明确提出,对P2P网贷业务予以取缔。
年12月19日,甘肃省有关方面表示,该省省内至今没有一家网络借贷公司完全合规通过验收,甘肃省目前注册的28家P2P网络借贷公司通过四种途径全部退出市场。
P2P原本是指个体和个体之间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的直接借贷,属于民间借贷范畴,P2P平台是专门从事网络借贷信息中介业务活动的金融信息中介公司,定位为“信息中介”。
P2P并非网络借贷的全部,网络小贷亦为网络借贷的一个组成部分。
P2P和网络小贷的主要区别在于,P2P作为信息中介平台,资金来源为个体投资者,网络小贷的资金可以来源于小贷公司的自有资金和金融机构的融入资金。
此外,P2P运营无需牌照,网络小贷公司需要取得放贷资格牌照。
从其出借人与借款人的结构来看,P2P确实具备一定的普惠特征。
网贷之家调查结果显示,年40岁以下的投资人占比超40%,月收入低于一万元的约80%、低于元的超30%。
从借款端看,20―40岁之间的借款人占比超80%、月收入元以下的超50%。这意味着P2P网络借贷的结构为“大批中等收入的年轻投资者对大批低收入的年轻借款人”。
自年国内出现首家P2P平台以来,曾经有一个缓慢的发展期。
自年以来,社会对P2P行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