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无疑是刚结束的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讨论的核心议题之一。“余额宝、扫码支付”,中国互联网金融进入了与科技发展结合共进的深入融合应用阶段。“领先半步是天才”,提前布置新金融下一个主战场才是制胜之机。接棒互联网金融的未来新金融热点领域,究竟会是什么?智能投资被海内外专家目前一致看好。
互联网+金融,进一步发展,必然是金融与科技的进一步深入结合,跟往常相比,他能够更好的解决金融业的风险控制。
我国公募基金大约在8万亿左右,从过去历史看,过去24个半年里,只有7次亏损,平均收益率8%,任意投资一只基金满半年正收益的概率是71.8%。再看基金一年的业绩,过年12年里,只有两年亏损,平均年收益率19.2%,投资任意一只基金满一个自然年度正收益率的概率是79.8%。
但是从现实看,基民大部分是亏损的,为何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基民入场时间和资产配置存在问题。智能投资可以改变目前的资产投资和配置现状。智能金融,准确的说,是人工智能和现代投资组合理论与模型为核心的智能金融技术。
以技术创新为推动力而诞生的智能金融,其最为瞩目的特质便是降低了服务门槛与交易成本。原本只属于高净值人群的财富管理,也终于借此实现了真正的“普惠”。同时,智能金融还能根据不同的投资人的风险偏好,进行分散投资与最优配置,始终平衡风险在接受范围之内。另外,智能金融还有这诸如提高投顾服务效率、避免主观情绪化影响等众多优势。而不是像往常一样,大部分投资者都在牛市快结束时杀入股市,等牛市大跌时被套。
如果一切发展顺利的话,或许未来你手机里的智能机器人,将不单只能告诉你天气,还能帮你投资。
尽管人工智能因谷歌公司AlphaGo与李世石一战而名声大噪,但智能金融却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将人工智能技术简单的应用在金融领域。毕竟,智能金融的核心还是金融,科技改变了服务模式,但并没改变金融本质。
时至今日,智能金融的发展已经不再是“科幻”,而已经进入实操阶段,但也并不是全无问题的一帆风顺。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的界限在哪里?如何解决有效信息渠道畅通?机器运算是否会出现过度拟合?风险控制的管理、监管机制的挑战……尽管年被称为智能金融元年,但距离技术与市场的成熟却仍路漫漫兮修远。
年12月8日,金融界网站主办的首届智能金融国际论坛暨金融界“领航中国”年度盛典,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北京召开。而论坛的核心,就是对这些业界最为
据悉,在北京粤财JW万豪酒店召开的本次智能金融国际论坛,将以“智慧?科技—金融新未来”为主题,邀请监管层、开创者、实践者、行业观察家等出席,共同启动智能金融协作循环。
据了解,此次论坛将分为多个与智能金融发展紧密相关的分议题进行主旨演讲与圆桌讨论,而且在每个环节均有相关领域权威大拿现身建言献策。各环节则分别以“监管与创新”、“智能金融:趋势与挑战”、“宏观经济分析与展望”、“智能+IP,双轮驱动互联网金融未来”、“智能金融新未来:技术+创新”、“互联网+证券应变求解”、“财经媒体变革的引领者”等热点概念为演讲或讨论议题。
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