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1月5日,从中国戈壁走出的国际投资巨擘、韩国第一银行、中国深发展银行等多个亚洲经典投资案例的主舵人、被美联储前主席耶伦盛赞“改变美国人对中国人理解”一书的作者单伟建博士做客ICB视野,与香港大学SPACE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商业学院(ICB)暨企业研究院(SEA)创院院长刘宁荣教授就人生选择和投资理念展开精彩对谈。
全文字
阅读需6分钟
图:刘宁荣教授(左)、单伟建博士(右)
观点:
“知识累积越多,抓住机会可能性越大。”“吃苦过后发现工作很大程度是享受。”
刘宁荣教授
首先请您谈谈戈壁的那段经历,对您今天成为成功的投资人留下了什么重要印记?以及在您的人生当中,有什么样的重要的转折点让您成为一位非常成功的投资人。
单伟建博士
我写了一本书《走出戈壁:我中美故事》,去年在美国发表的是用英文写的,今年在香港出版的中文版是我重写的,书中主要描述我们这一代人在内蒙戈壁种地的事情,屯垦戍边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特色。
我在戈壁滩的生活和我现在做的投资没有特别的关系,我的经历让我知道了机会能不能抓得住在于一个人是否准备好了,机会来的时候你没有准备好就抓不住这个机会。什么叫准备好?就是积累知识和读书,你知识积累得越多你抓住机会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我们在投资的时候最讲究的是对行业、市场、投资对象都要了解,也就是说要学习还要读书,读各种研究报告等等。
其次,在戈壁滩干活很苦,春播、秋收、夏除草,冬天还要到乌梁素海去打芦苇,冰天雪地非常辛苦,吃不饱、穿不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所以到现在不管干什么工作都觉得不苦了。干投资也有很苦的时候。我9月份刚刚在美国出版了一本新书《MoneyGames(金钱游戏)》。这本书就是描述我当时在新桥投资集团,带领团队在韩国收购曾经的韩国第一大银行,怎么谈判和收购,怎么扭转和改造这个银行,若干年之后出售给另外一家银行。在那段时间我有一次43个小时都没睡觉。但是要比起在内蒙戈壁种地而言还是轻松很多。吃过苦之后就会发现我们现在做的工作,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是享受,不管多苦也不算苦。
观点:
“不光蚂蚁金服一家,整个非银行金融体系的监管恐怕都会加强。”
刘宁荣教授
蚂蚁金服如果上市成功,有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IPO,忽然上市被叫停了,我们也非常想了解,作为投资专家,单博士是怎么看这次蚂蚁金服上市的波折?金融科技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金融的未来趋势,中国如何把握趋势,在全球金融重新变换的架构里作为领头羊有更多的创新?
单伟建博士
中国金融市场在过去二十年经历了一个非常漫长的改革路程。二十年前,中国银行改革刚刚起步,中国有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东方、信达、华融等,都是从四大国有银行剥离出来的,处理不良资产。后来这些银行都吸引了外资并上市了。我当时在新桥做执行合伙人,我们牵头收购了深发展的控制权,这家银行以前是问题银行,我们用了很长时间对它进行改造,最后出售给平安保险,改名为平安银行,所以亲历了中国金融体制、银行体制改革过程。银行从年改制之后健康状况都提高了。但最近几年,中国金融市场出现了非银行金融机构,影子银行,包括信托公司、小贷公司、P2P等等,社会整个债务水平大大增加了。
影子银行的风险是非常大的,因为他们的客户风险比较高,他们吸收了大量的小投资这,但是往往以财富管理产品等形式出现。因为规模太大了,不但造成了一个系统性的风险,而且对银行体制也造成了风险,所以在过去几年,监管部门采取了几个措施,一个是大大提高了对影子银行的监管,有些风险很高的影子银行机构就直接消失了,像P2P就消失了。
有些金融服务公司是承担信贷风险的,监管部门把利率压下来了,从原来几乎没有利率监管压到36%,恐怕还要进一步加强。监管机构对金融服务公司和银行的监管是不一样的,在97年亚洲金融危机,尤其是、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对银行的监管是大大增加了,对于准备金、风险控制、合规的要求都大大增加,所以银行的成本是大大增加了。
但监管还没有很深入地触及到非银行金融机构,蚂蚁金服就是一个非银行金融机构。我相信蚂蚁金服的风险是相当低的,因为通过它的生态系统,比如淘宝,它可以择选出风险比较低的客户,贷款坏账比例应该是非常低的,这是一个很好的公司。但是由于对它的监管和银行的监管有很大的差别,所以相比银行它在市场上有相当大的优势。
不光蚂蚁金服一家,整个非银行金融体系的监管恐怕都会加强。首先是资本金的要求会增加,如果监管部门有新的措施,是在思考或计划中的,很可能出台。出台之后显然会对一个新上市的公司产生实质性影响。而如果你现在正在思考这些监管措施的时候,有一家公司上市了,突然出台一个新的监管措施会给它产生实质性影响,恐怕对市场就会造成一定的振动,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所以我想它的暂停既不是蚂蚁金服本身的问题也不是监管有什么问题,而是说中国市场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和资本金的要求恐怕要进一步的加强。
从长远来讲,这对市场的健康应该是有好处的,他们这么做我想是个很审慎的措施,所以我不觉得是对蚂蚁金服有任何否定,我觉得这是非常优秀的公司,对监管者来讲,它是一个审慎的举措,我相信不久该做的事情就会做了,这个公司还会再重新回到市场上来。
关于蚂蚁金服估值会不会发生巨大变化就很难讲。比如年初,银行的估值一般都是市净率的两倍以上,到了、年,中国市场银行的市净率一般都是在三倍、四倍以上,我们控制的深发展超过了四倍。那时候银行的估值是非常高的。但在、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对银行资本金的要求大大增加,几乎是增加了一倍,于是资本回报率也就降了一半。同时对准备金、坏账准备金的要求也大大增加,并且对坏账的定义要求也提高了。一些贷款以前可能视为正常贷款,现在恐怕把它列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