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财经·金融地产组原创/出品
作者
武亚玲
编辑
夏益*
巴菲特曾经讲过一句话,“当一家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它在未来能够解决的危机时,那一个投资机会就悄悄出现了。”这句话套用在目前中国平安的处境上颇为合适。
受疫情影响,叠加寿险改革,平安今年保费收入增长不及预期,二级市场表现低迷。其背后并非公司基本面发生了变化,更多是市场悲观预期导致。
实际上,平安的优质属性不会因为疫情影响便偃旗息鼓,其复苏势头已经十分明显。
最新披露的三季报显示,平安前三季度营收达亿,同比增长2.7%,运营利润稳中有升,同比增长4.5%至.92亿元。相比之下,净利润表现更为亮眼,三季度单季实现净利润.4亿元,同比增长约8%。
当然,财报更多只是业务数字的展示,更重要的是,透过数字看到历史的进程和事物的本质。从这个角度上说,当前平安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平安每一轮的寿险转型均领先于行业。考虑寿险转型势在必行,短期调整无需担忧,蹲下也是为了更好地跃起;
其二,与同行相比,平安综合金融体系优势明显。对外筑造稳固的护城河,对内打通各业务链交叉销售,共同协作推动客户综合价值的提升;
其三,平安的科技生态布局更是处于行业绝对领先地位,海量数据和流量的积累,正在让平安科技业务的价值凸显。
拉长周期看,尽管平安总资产超9万亿,但过去5年的ROE增长率达46%,成长性不亚于中小公司;过去5年股价涨幅超%,累计分红超千亿,为股东创造丰厚回报,称之为“金融届茅台”也不为过。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对公司来说,优秀是一种习惯。过去优秀的公司,未来也大概率会同样优秀。
/01/
改革先行者,
平安走在正确道路上
疫情对保险业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除,这一点,从已披露三季报的保险公司报表便能看出一二。而在这种背景下,平安交出了一份稳健增长的三季报,尤其运营利润稳中有升,同比增长4.5%至.92亿元。
究其原因,平安的综合金融模式区别于其他单一的金融公司,核心寿险业务,财产险、资产管理板块,甚至科技业务持续贡献利润,整体利润来源多元化,利润增长相对更加稳健。
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