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世民是美国人,因为与中国渊源很深并且喜欢中国,所以给自己取了一个中国名字,而我们所熟知的名字也是苏世民,对他的美国名字很陌生,苏世民是全球最大私募基金黑石集团创始人,因为其行业原因,与各国*要都有着广泛联系,在金融界也可谓呼风唤雨,就像古老的摩根财团,投行的高盛帝国,私募的黑石集团也在其行业中属于领导者,不同的是黑石集团成立才35年,还很年轻,但是影响力却很大,金融之于华尔街,金融之于美国都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和反应社会和行业发展,当然对于全球自己增长迅猛,不断开放的中国影响也越来越大。
第一次看到一本书这么多人推荐,9页纸,几十个企业家而且大多数是头部企业家,用娱乐圈的话来说,“中国企业界的半壁江山”都在推荐这本书,冲这一点就让人好奇,谁这么大本事让这么多牛人写推荐,读了书之后会大概知晓一二,因为苏世民太红了,其公司对市场对行业甚至对国家都有这不小的影响,中美两国主席都牵挂着他,因此这么多企业家争相留名也正常了,可见金融之力量,也能感受到金融带来的威胁和恐惧。
不过这本书对于我来说却有点“高大上”了,不够接地气,原因可能是作者写这本书的一个目的,是为追求卓越的个人企业家等提供经验,一切都是高规格,感受到一股华尔街高级精英的俯视感,一般屁民很难从其经验中获得启发和借鉴,特别是中后期,前期在学校的时候还能够感受到一点屁民的感觉,毕业后就很难找到了。
又因为行业特殊的原因,苏世民所写的经历,确实很高大上,不过还是努力从其早期的经历找到一些能够给我们提供所谓经验之处,忽然想到一个最近出现在脑海中的画面,伊隆马斯克前天登上了全球首富宝座,特斯拉股价在一年内翻了八倍,这对于一个已经上市很多年的公司来说,可谓是活久见,市场之疯狂,行业之疯狂,人之疯狂,当然最疯狂的还是马斯克,能源革新,火箭发射,超级高铁,每一个都是变革行业,大胆又宏伟的目标,“未来是属于疯狂的梦想家”,这句话最近市场涌现在脑海中,虽然我不是那样的人,但是能够感受到那些人的威力和开拓性,这样的人太少了,或者也有一些,但是大多数都死在了探险的路上,少数幸运的人最终获得了所有人该有的灯光聚焦在了自己身上,显得格外耀眼也格外珍贵,让人格外佩服,也值得获得荣耀,苏世民在其行业可能也是属于这样的人,会开辟行业之先河,引领行业之方向,他也该值得其拥有的赞美和光亮。
敢于做别人没做过的尝试,在大且重要和小事之间选择大的事做,能够获得匹配付出的回报,这也符合他的做事原则,选择回报率大的公司和行业投资,放弃小的机会,一般人很难做到也没必要做到,用他自己的话说,每次需要找人帮助或者给人信心的时候总会说,“因为这是我啊”,意味着他与别人不一样,他肯定能把事情做成,不过他这个原则与之前左晖的思考类似,“做难且正确的事情”,大的事情一般都难,但是如果是正确的,那么获得的回报会远远高出容易的事情,并且持续时间更长,是聪明人的正确选择。
苏世民也是一个活在交际和信息的世界中的人,用他的话说就是信息是最重要的资产,掌握的越多,拥有的视角越多,决策越有利,这在金融行业应该是尤为重要的,另外一点就是这个行业需要广泛的人脉和交际,需要融入各种组织团体,这也符合苏世民的性格,他喜欢生活在聚光灯下,喜欢当明星的感觉,这点让我等屁民望尘莫及,也是让人感觉很有距离感的原因。
努力做一个高分人,苏世民的经验是尽量雇佣10分人才,他们会积极主动的感知问题,寻找解决方案,黑色是一个高大上的公司,应该雇佣高端人才,我们作为打工人或者微小创业者,能做的就是先让自己的分提高,做一个比一般人好的人,然后再到优秀的人,再到更厉害的人,至于之后更高的层面就很难说了,先定小目标一步一步来,作为起跑线差,底子低的人,有点耐心,逐渐变好是比价合理的方法,而我也会不断提醒和矫正自己,做一个持续进步的人。
另外一个特别的感受就是,实现财务自由或者不再为金钱焦虑是多么的重要且美好的事情啊,虽然有人说你有什么想做的事情就要尽快去做,现在去做,不要说等到挣到足够的钱再去做,这个说法说的容易,做得难,心理太难,而我更愿意选择说着难,但是心理感觉好受的先挣到足够的钱再去做一些有意思的事情,能满足心理和精神的事情,当然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可能就算已经在路上了,只是前面的路比较漫长而已,苏世民在清华大学办的苏世民学院就是这样一件事,是他完全处于热情和责任心做的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他很有钱也很有人脉也很有能力,但是道理是这是他不为钱,只为价值做的事情,此刻马斯克再次浮现在了我的脑海中,他所做的事情是多么的让人激动人心啊,他的人生是多么的鼓舞人心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