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首页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各大互联网金融类App近日密集下架互联网
TUhjnbcbe - 2021/2/8 9:52:00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http://www.baidianfeng51.cn/baidianfengzixun/wuliliaofa/294.html
提示:好的文章会充实和增加自己的知识量,更主要是每天明白一个道理既是修炼自己更是心灵和智慧积淀!能够保持好的心理精神状态,所以再忙也不要忘记给自己充电。想和我每天读一篇有哲理耐人寻味的文章就点击↑↑↑上方"原野况味"免费
  不少用户关心的是,自己放在余额宝类产品中的钱会不会受影响?在各大平台买的基金呢?这是否意味着监管层要继续加大整顿互联网金融乱象的力度?


  要搞清楚这些问题,还得从什么是互联网存款产品说起。

所谓互联网存款产品,指的是银行在互联网平台上推出的存款产品,跟余额宝、基金之类的没关系。这些产品和服务由银行提供,平台则提供产品信息展示和购买接口。

互联网存款产品不仅利率高,买起来也方便。近半数存款产品起存金额仅50元,定期产品均支持提前随时支取,资金当天即可到账;购买流程仅几分钟,产品到期,资金自动返还至电子账户,可提现至绑定银行卡中。此外,各平台还会突出“50万元内存款保险保障”的信息。


  利率高、门槛低、用得方便还有保障,听起来确实很有吸引力。这样的产品为啥会被监管盯上呢?


  自从鼓励资金脱虚向实、降低融资成本以来,国内市场化利率水平一直稳步下行。监管层之后出台的资管新规、理财新规,也力主打破“保底”“刚兑”,传统市场上的高息揽储产品越发无立足之地。


  这就反常了:传统金融市场上的银行存款利率一路走低,同样是背靠银行的互联网存款产品,难道只因为接入了互联网,就能远高于央行公布的定存基准利率?

自从上线互联网存款产品后,部分中小银行的确吸收到了大批存款。


  例如,据第一财经报道,华通银行年全年末客户存款规模约为14.36亿元,年末,存款规模飙升至70.77亿元;华瑞银行年存款.3万元,年末,个人定期储蓄存款余额升至60.61亿余元。好家伙,数倍乃至几十倍的增长啊!


  但问题在于稳定性。


  前面说到,各家平台在卖这些产品时,都会突出“有保障”“保兑付”的卖点。既然如此,那么只要在50万元之内,储户不需要考虑平台风险,只需看哪家回报高即可。这样一来,储户对银行的黏性很低,一旦发现别家银行利率更高,理论上可随时提款走人。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央行数据显示,有些风险抵御能力差、资金面捉襟见肘的银行,互联网存款竟然占总储蓄存款的70%,且绝大多数是异地存款。这些快速吸来的存款一旦“搬家”,银行流动性自然吃紧,若拿不出钱给储户,咋整?


  从银行角度考虑,要覆盖高利率吸来的存款、获取收益,同时抵御用户随时存款搬家的风险,必然得有高收益的诱惑才行。怎么办?增加高收益、高风险资产项目。但收益与风险成正比,这样,资产端风险就被推高了。


  从宏观监管角度看,这些在互联网上提供存款产品的银行多是地方中小银行,本来,其市场定位是立足当地、服务中小微企业。接上互联网平台的接口后,吸引到的存款便来自五湖四海。从资金来源说,这些地方中小银行已变成“全国性银行”,但其资金规模的扩张速度与风险管控能力是否成正比,还得打个问号。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评价中小银行的互联网存款生意:“成本太高,少数客户基础较弱、网点较少、有快速发展冲动的银行才会这么做。”他认为,从长远看,对互联网存款的过度依赖不利于银行发展,势必推高资金成本和资产端偏好高风险,不利于银行稳健经营。

推出产品的中小银行是否看到了这些风险?


  应该是的。但有银行从业者直言,这么做的直接原因,正是现实竞争中的“揽储压力”。有民营银行高层人士表示,中小银行缺乏线下网点,存款来源有限且负债成本高,走“互联网+交易银行”路径,可借助平台流量吸引投资者,是银行在揽储压力下的“求生办法”。

通过互联网推出高利息存款产品的银行中,小型银行和民营银行是主力*,也在这次"地震”中首当其冲。对于此次“下架潮”,不少声音认为监管层对风险控制及时到位,也有人担忧*策会“一刀切”,带走互联网产品给中小银行的增益。如何平衡风险和裨益,将是未来法规的重点。

推出产品的中小银行是否看到了这些风险?


  应该是的。但有银行从业者直言,这么做的直接原因,正是现实竞争中的“揽储压力”。有民营银行高层人士表示,中小银行缺乏线下网点,存款来源有限且负债成本高,走“互联网+交易银行”路径,可借助平台流量吸引投资者,是银行在揽储压力下的“求生办法”。

不只中小银行,大型商业银行有时也为“冲存款业绩”犯难。


  存款是负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年金融供给侧改革、严监管以来,商业银行负债增速出现下滑。中金公司研报显示,今年10月,银行存款整体出现负增长,总体规模下降亿元,是年3月以来首次负增长;从存款规模下降幅度看,城商行、农商行的降幅高于大型商业银行。


  在此背景下,从年起,中小银行频繁牵手互联网平台。一年时间内,30余家银行与30余家互联网平台上线互联网存款产品,5%甚至5%以上的存款利率对居民储蓄形成强吸引,对中小银行破解揽储困局起到一定帮助作用。


  从互联网平台的角度说,金融当然是一块巨大的蛋糕,用户流量、资金池、再投资的可见回报……于是各大巨头几乎都推出了金融类业务,哪怕其主业与此并无关联。有行业观察者对岛叔指出,此前屡次引发社会

1
查看完整版本: 各大互联网金融类App近日密集下架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