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和周二,指数涨跌幅度几乎一样;本周三和周四又是如此。A股究竟在担忧什么?
金融界网3月4日讯今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两市合计成交亿元,北向资金净流出73.69亿元。盘面上看,除了钢铁、*工、煤炭等板块之外,其他板块均有不同程度的走低,而贵州茅台盘中股价再创新低,带领“茅台们”拖累指数表现。
回顾近期市场行情,貌似并没有实质性的利空影响,但为什么市场大起大落,而且多次引发跳水以及大跌,究竟在担心害怕什么呢?
有机构研报指出,担心主要来源于情绪,情绪不仅源于国内,还有海外市场的传导。
分析市场异动,买方、卖方各有思考:
中欧基金:春节后至今,市场仍遵循经济复苏和市场估值切换的主线,但美债收益率的超预期上行加大了切换期间的市场波动。大宗商品价格的暴涨使得全球市场对通胀的预期提高,预计短期对A股高估值板块的负面影响仍将持续。
招商基金:目前市场各方对通胀预期形成一致共识,在此情况下股市会变得较为敏感,随着名义利率快速上升叠加经济数据不及预期,股市波动会被放大。
上投摩根:通胀预期、基础利率和经济复苏预期升温,强化了有色、化工、银行等顺周期板块的配置价值。成长性板块中同样不乏机会,例如新能源汽车、光伏,估值虽然较高但是业绩增速能够匹配,估值进一步调整的概率比较小。站在更长周期的维度,核心资产值得逢低逐步布局,短期调整越多,长期配置价值越高。
星石投资:股市究竟还有没有机会,在于企业盈利与无风险利率的“赛跑”。从这个逻辑思考,A股牛市远未结束。中国有通胀预期但并不高,利率上行空间不大。同时,实体经济经历多年产能出清,迎来疫情后的需求修复,产需缺口加大,盈利增长动力强劲。因此,虽然要警惕高估值板块风险,但年A股核心动力将是盈利驱动。
国盛证券:沪指点心理关口被市场认可,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