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过年”可能成为打工人今年大概率的选择。截至1月中旬,全国已经有29个省市或地区提倡“就地过年”。
年1月20日下午,国务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在各地倡导“就地过年”的*策基础上,宣布了更加严格的“返乡需持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策。
今年春节和之前有啥不同?
海通宏观预计今年春节期间,我国的人口流动会比往年同期明显减少,根据交通运输部在1月20日发布的信息,预计年全国春运期间发送旅客17亿人次左右,日均万人次,虽然比年增加10%以上,但仍然比年的正常水平下降40%以上。
以往春节期间人口的大规模流动,都会对经济活动产生很大影响。而如果今年春节期间人口流动和聚集明显减少,前两月的宏观经济数据也会呈现出完全不一样的“春节效应”,再考虑到去年一季度经济基数偏低,今年的数据会在“异常”的基础上变得更“异常”。而宏观数据的变化,也会对*策和大类资产走势产生影响。
和去年春节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去年疫情防控距离春节较近,很多人口已返乡,被暂时留在了“消费”地;而今年疫情防控距离春节较远,可能很多人口会留在“生产”地。具体春节期间返乡减少会影响多少宏观经济,我们本专题做了一些大概估算。
消费恢复或暂时“中断”
海通宏观分析师梁中华表示,今年如果居民返乡减少、出行减少,消费增速恢复的态势在春节期间会被中断。预计今年前两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或在25%附近,与去年前两月合并的平均年化增速可能还是负增长。
1、行业影响
餐饮、旅游等服务业受到的冲击会更大。例如,安徽凤阳明确要求宴席需无条件退费,江西鄱阳则禁止餐饮单位承办宴席等活动。考虑到春节宴席是餐饮企业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也会为此提前备货,餐饮业的经营压力依然不小。而这些行业经营者收入的减少,也会对消费产生影响。
新时代证券宏观分析师刘娟秀,邢曙光则认为,“就地过年”确实会抑制一些交通运输、社交属性的消费,但对其他消费影响可能不是很大。
由于长途旅行受限,短途自驾游、城市周边游成为热点。同时,防疫常态化,线上购物、居家娱乐、在线办公等“宅经济”继续受益,数字内容、电子产品等消费也会增加。
2、地区影响
根据往年的春运迁徙数据,广东、浙江、浙江、上海、江苏、北京是劳动力流入大省(直辖市),而安徽、河南、湖南是劳动力流出大省。
兴业证券宏观团队认为,对于劳动力流出地区来说,在当地过年的人口减少也可能会造成消费需求的明显减少。
通胀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七部门印发通知,于1月21日至3月底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迎新春送温暖、稳岗留工”专项行动,鼓励引导农民工等务工人员留在就业地安心过年。“就地过年”增多、人口返乡减少的话,停工时间会缩短,春节后复工节奏也会更快,会对经济生产活动起到明显的提振作用。
海通宏观分析师梁中华预计前两个月工业增加值增速有希望达到40%以上甚至更高,与去年前两月合并的平均年化增速会突破10%,在去年12月增速的基础上继续提高,显示工业生产明显会偏强。此外,和工业生产类似,固定资产投资活动也会受到提振。
今年和去年春节期间不一样的地方在于,由于工人们可以留在原地就地生产,供给端是有保障的,需求端却有明显下行,所以更加类似于去年3月份之后的情况,价格面临回落的压力会更大。
今年国内的重点并不是对抗通胀,而是对抗“结构性”的通缩压力。考虑到今年春节的返乡减少,生产强、消费弱,其实也为很多行业补库存提供了契机,其实是进一步减小了通胀压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