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盈利驱动转向资金驱动,紧扣两条主线
散点疫情影响下,市场将经历基本面预期的下修和流动性预期的上修,整体仍维持轮动慢涨格局。未来增量资金的入场依然可期,在年报预告披露窗口,新旧资金置换将短暂强化原有市场结构。但进入2月,预计板块资金轮动后市场将进入均衡状态,轮动慢涨下半场将逐步从盈利驱动转向资金驱动。
中金策略:短期资金面相对宽裕,A股继续注重结构性机会
短期来看,我们认为资金面相对宽裕、北向资金继续流入和新基金仍在建仓期可能意味着市场仍未到需要全面转向谨慎的时机,但考虑到市场整体的估值,市场已经对后续经济复苏有较为充分的预期,而中国*策渐变,我们提醒投资者在中期维度要防止市场波动增加,建议A股继续注重结构,结合行业景气程度及估值等因素来选择行业及个股。
海通策略:A股处基本面+情绪面驱动牛市第三阶段,短期重视大金融
核心结论:①今年来港股领涨全球、南下资金激增,原因是港股低估值、基本面改善。②参考16-17年,港股对基本面更敏感,中国上市公司基本面回升将不断得到印证,A股处于基本面+情绪面驱动的牛市第三阶段。③A股春季行情仍在路上,短期重视大金融,全年看好科技+大众消费。
安信策略:南下补配港股不改A股春季行情
本周与投资者交流,港股成为了许多投资者关心的话题。也有投资者将南下资金大量流入港股视作A股估值太贵的标志。我们认为,南下资金汹涌的主要原因是香港市场风险偏好的改变和内地权益市场流动性的溢出。而A股市场目前充裕的流动性意味着行情不会在近期结束。
国盛策略:不必担心港股虹吸A股,沿着三条战线积极参与跨年行情
我们不能简单认为港股上涨、国内资金加速南下就是对A股的虹吸。在以公募为代表的机构资金加速入场之下,A股早已是一个增量市场而并非存量市场。而在增量资金浇灌下,港股“明明白白”的牛市才刚刚开始,而A股机构牛、结构牛也将继续。
方证策略:市场流动性较为充沛,A股结构性行情还会此起彼伏
居民资金继续通过权益类基金涌向A股市场,市场流动性较为充沛,并与港股形成良性互动,A股结构性行情还会此起彼伏。当前,大盘高位盘整,市场结构机会与风险并存,认清结构行情所在至关重要,它将决定投资是否能够获得收益,我们近一段时期以来强调的以新能源汽车及通信为代表的应用科技投资逻辑在得到市场验证。
兴证策略:流动性仍将较为宽松,配置高端制造、顺周期2条主线
从基本面角度来看,从宏观到微观,整体经济展现出较好的韧性,需求端国内外亦在积极改善。流动性则宏观流动性仍将处于较为宽松格局,无通胀不紧缩;股市流动性在权益时代下的居民配置、机构配置、全球配置仍在加速。展望后市,我们仍然看好市场,板块配置角度围绕年度策略《权益时代新格局》中重点推荐2条主线:1)风险偏好提升+流动性宽松+*策催化+业绩改善,四重利好叠加,成长股有望从*工、新能源向半导体、电子等方向,特别相关链条里的高端设备制造蔓延。2)国内经济复苏+民主*实现“bluesweep”,全球需求共振的中上游周期品,化工、有色。
===福利===
为了更好服务二级市场投资者,我们推出“A股头条”升级版——A股头条Z3精华版,秉承金融界“A股头条”产品10年的浓缩和沉淀,基于事件驱动和信息挖掘的逻辑,借助金融界智能金融成果和自身智慧,坚持顺应市场运行逻辑,规避市场风险地雷,努力挖掘短线强势股!
自从推出以来,历史年化收益率超过50%,期间挖出了一只又一只5板牛股,也获得了用户的广泛认可。
今年市场迎来重大转折,牛市初现,我们特推出A股头条季度版,优惠价为元,相当于优惠后月度价格元的七折,与用户共赢未来。
投资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购买:
一、点击菜单栏中的A股头条购买;
二、扫描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