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首页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读书赠书尹优平国民金融能力发展研究
TUhjnbcbe - 2021/5/8 19:02:00
编者语:

*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特别强调“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这为进一步加强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快提升国民金融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副局长尹优平最新出版《国民金融能力发展研究》一书在总结分析国内外金融能力研究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从金融能力概念的由来及其与金融素养、金融教育、金融知识普及的关系,国民金融能力发展的国际经验、中国实践、战略框架、数字时代国民金融能力发展等方面对国民金融能力发展作了深入细致的专题研究,站在历史和当下、国际和国内、理论和实践、展望和策略多个维度和视角,深刻分析并阐述了国民金融能力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服务实体经济之间的密切关联,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民金融能力发展策略,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和借鉴启示作用。

下文系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杨子强以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局长余文建分别为本书所做的序言,敬请阅读。

为与读者分享好书,本平台特推出了赠书活动。按照文章底部规则进行回复,我们将从参与活动的订阅用户中抽取15名获得本次推荐书籍《国民金融能力发展研究》。具体参与方式请详见文章底部。

来源/《国民金融能力发展研究》序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业经历了一场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特别是*的十八大以来,金融业保持快速发展,金融产品日益丰富,金融服务普惠性增强,金融改革有序推进,金融体系不断完善,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的能力增强。

金融乃为国家命脉,教育本是民族未来。金融的不断发展对国民金融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升国民金融能力有助于提高金融市场参与度和降低金融风险,反思国际金融危机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就是,提高国民金融能力是危机发生时抵御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手段。国民金融能力关乎国家金融安全,是社会经济发展、金融改革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如果爆发系统性金融风险,整个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都将受到破坏。国民金融能力是反映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重要指标,金融的健康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金融消费者。随着金融投资品种的不断增加和投资风险的日趋加大,金融消费者掌握必要的金融知识和技能,提升金融能力至关重要。如果一个人的金融决策失误,将会使家庭资产遭受损失,从而影响整个家庭的生活质量。

提升国民金融知识能力是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基础性工作,也是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第一道防线。一是有助于提升金融消费者的风险识别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二是能够使消费者更快地适应发展变化的金融市场,在理性比较的基础上,进行投资理财、融资消费、养老储蓄等金融活动,从而实现增加收入、改善生活的目标。三是能够提高弱势群体获得金融服务的机会和权利,从而更好地促进普惠金融发展。四是提高金融消费者行为理性,能够更好地理解各项宏观经济金融*策,增强市场预期,进而提升经济金融体系运行的稳定性。五是能够更好地防控金融风险。近年来,民间借贷乱象、部分P2P网贷平台倒闭等,都对我国的金融稳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提升国民个体的金融能力,不仅可以保护其个人权益,而且在宏观层面上也有助于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有助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要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这为提升国民金融能力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教育部要将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切实提高国民金融素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强调,要“持续推进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和消费者的保护”。从长远看,推进金融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是提升国民金融能力的重要一环。要构筑可持续、重实效、广覆盖的国民金融能力提升体系。

提升国民金融能力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经验表明,国民金融能力的提升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有利于推动金融创新和防范金融风险,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但是提升国民金融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成的。为了培养和提升国民金融能力,世界主要国家及国际组织均大力推动国民金融知识教育。例如,美国明确提出成立金融素养和教育委员会,将面向国民的金融教育正式纳入国家法案。英国在原金融服务局下设立“金融能力指导委员会”,负责研究制定并组织实施国民金融素质培养总体规划,在中学课程中引入金融能力教育内容。澳大利亚制定了金融知识教育国家战略,将金融知识教育纳入正规教育体系。印度中央银行与教育部合作推动将金融教育纳入全国性课程。日本中央银行积极推动将金融知识教育纳入课程大纲并公布了“金融教育规划”。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推出全面的金融教育项目,发布《关于金融教育和认识的原则与良好实践》。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签署了《金融教育国家战略的高级原则》。世界银行发布《金融消费者保护的良好经验》。年,我国作为二十国集团轮值主席国,与二十国集团成员共同制定《二十国集团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提出要重视消费者数字技术基础知识和金融知识的普及。

年,中国人民银行牵头研究制定了《中国金融教育国家战略》,并提交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纳入其编写的《推进金融教育国家战略》。该战略明确了我国金融教育的治理机制、工作目标及实施措施。我国金融监管部门设立了负责金融消费者保护和教育的专门机构,建立了金融素质调查问卷和评估制度。中国人民银行在年、年全面开展消费者金融素养问卷调查,并分别发布了《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分析报告》。报告显示,全国消费者金融素养属于中等偏上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且发展存在着一定的不均衡,农村居民的金融知识水平明显低于城镇居民。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针对这种情况已经逐步开展农村金融教育及社会公众金融基础知识教育,其年发布的《中国农村居民金融素养抽样调查报告》显示,农村居民金融素养水平整体偏低,期待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农村居民的金融能力培养,并推动金融知识教育尽快纳入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之中。

《国民金融能力发展研究》一书对国民金融能力发展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从多个维度和视角深刻分析和阐述了国民金融能力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服务实体经济之间的密切关联,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民金融能力发展策略,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和借鉴启示作用。

本书作者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提升国民金融能力这一基础性、战略性问题一直保持

1
查看完整版本: 读书赠书尹优平国民金融能力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