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数:,阅读时长约12分钟
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的成立,意味着*策的一只靴子已经落地,另一只靴子落地只是时间问题。正在酝酿中的“双减”方案,将对培训时间做出前所未有的严格规制,校外培训行业业态可能因此发生根本变化。
文
《财经》E法樊瑞
编辑
鲁伟
主管部门针对校外培训行业的监管力度再度加码。6月15日,教育部宣布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这意味着,校外培训行业进入了国家专属监管机构直接管理的时代。
教育部强调,要以“钉钉子”的精神推动“双减”工作落地见效。
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其核心目即是为了落实“双减”(减轻学生校内作业负担,减轻校外培训负担)方案。目前,该方案尚未公布。
《财经》E法从接近*策的相关人士处了解到,“双减”方案中对培训时间、投放广告、教师资质都会做出前所未有的严格规制。近期有传言称,今后在周末、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将会禁止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培训。该消息人士表示,上述提及的禁止进行校外培训各种时间段都已在“双减”方案的考虑之中,未来将主要根据“双减”的实际治理效果来确定具体禁止进行校外培训的时间段。
这位人士还指出,“双减”方案的出台将会对校外培训行业带来战略层面的影响,校外培训行业的业态可能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主打K12(指小学、初中和高中在内的教育阶段)领域的校外培训机构将会面临大洗牌,进入寻找新的业态模式的阶段。
据《财经》E法了解,“双减”方案正在进行试点和进一步讨论,方案的公布时间可能在暑期前后。
近年来,校外教育培训监管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