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内容涉及金融知识“估值”这一知识点中的“绝对估值法、相对估值法、实物期权法、重置成本法”,这些知识点的具体内容请翻阅教材,本期的内容主要是从课程思*的视角来看待这些估值方法,即如何解读这几种估值方法在工作生活、人生道路中的意义。
我们先来看下面几张图:
以上几张图是投资学或私募股权课程中,在讲到企业估值时常会中用到的一些教学素材。如果图片看不清也没关系,在思*融入环节之前,作为铺垫,先简单说一下这几张图与估值的大概内容:
1.投资前要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
2.根据企业特征的不同(如所在行业不同、所处发展阶段不同等),会有不同的估值方法,各种方法各有优劣;
3.根据上期“有效市场假说”的内容我们知道,市场的定价会有偏差,而只要市场出了偏差,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个偏差实现超额收益;
4.所以企业估值就是要找到企业最应该有的价值,看它和市场定价形成的偏差,然后进行投资决策。
上面讲的是对企业进行估值,那么从思*环节体现做人做事基本道理的角度讲,上述道理体现在人的工作生活中也是类似的,要对自己有个正确的判断,对不同时间段具有不同能力面对不同条件的自己,都要有个正确的“估值”或评价。
下面就结合“绝对估值法、相对估值法、实物期权法、重置成本法”几种估值法回答我们工作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困惑:你喜欢做什么——你能做这件事么——应该怎样做——你会后悔么?
绝对估值法:找到你真心喜欢做的事
从相关的教学知识点可以得知,“绝对估值法”是一种适用于已经进入“稳定发展阶段”的企业的估值方法,即未来现金流的稳定与可预期。
如果这个种想法对应到人的发展上,那就应该是“你预期的、理想的稳定状态是什么”这个状态中每天都做什么?或者什么事情是你一直都会去做的?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哪怕别人反对、时间再紧你也肯定会、一直会自发去做的(这很像知识点中提到的“未来可预期的稳定现金流”),这就是你真心喜欢做的事,是你对自己的绝对估值。
相对估值法:你可以做你喜欢做的事么
上面绝对估值法解决了什么是你喜欢做的,那么相对估值法就要判断,你喜欢做的事就可以做么?有多少人在做同样的事情,你做的又有多好呢?至少要经得起和别人的比较吧。这里的比较倒不是说攀比,而是一种参照,知道自己这这个事情上的真实位置,就像上期讲到的,如果市场对这个位置没有做出正确的估计,那么也是难得的机会。
这个方法用到人生决策的层面肯定没什么量化的计算了。那这里的相对又体现在哪里呢——你做什么事情得到过别人的认可?你做什么事情,你的一点努力会超过别人同样的努力?这就是相对估值,估算你要不要做下去。
实物期权法:你该怎样做你喜欢的事
前面的“绝对估值法”和“相对估值法”已经解决或解释了什么是我喜欢的,以及我应该在哪个方面进行努力,那么接下来该如何努力呢?要不管不顾的就奔向自己最想要的那个方向么?倒也未必,“实物期权法”多少说明了这个道理。
“实物期权法”原理与过程相当复杂,这不是我们本期要强调的重点,而我们想提到的是“实物期权法”中一个名为“套期保值”的想法(稍复杂,见教材)。这个方法的大致思路就是,一笔投资要做到“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也就是说,无论你所投资的企业面对将来怎样的变化,我的投资至少能够“锁定收益”。或者说的再通俗一点,对比到人生道路的抉择上:“仅靠你喜欢或你擅长做的事情,你养得活自己么?”总要有个保本的方法吧。投资忌讳盲目自信的硬碰硬,人生的抉择也一样吧,你喜欢的事情当然可以做,但也不该是一根筋的不管不顾,起码需要有个自己可以接受的“锁定收益”吧。
重置成本法:你会后悔么
重置成本法是适用于破产企业估值的,它的想法类似于:在失败复盘后,或者还没经历失败后但要把最坏的结果想出来时,问自己一个问题“你会后悔么?”或者是“给你再来一次的机会,你还会那样做么?”
四种估值方法的思*解读就介绍到这里,相信经历了上面一系列的思考,或许你会明白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最后再总结一下,四种估值法的思*解读:你喜欢做什么——你能做这件事么——应该怎样做——你会后悔么?
绝对估值法:你此生究竟要做啥事,或者无论外界变化如何你都自发要去做的事是什么?(对应金融知识点中的“未来可预期的、稳定的现金流”)
相对估值法:你非要做的这件事情,你做的真的比别人好么?有否有优势?(对应相对估值法中的同行业比较)
实物期权法:如果你真的要做这件事,“套保”一下,说的通俗点,如果你真的要去做你最想做的事情,你养得活自己么?(对应实物期权法中的“套期保值”思想)
重置成本法:如果失败了,给你重来一次的机会,你还会做这件事么。(复盘与重置)
最后,本期的道理就是:人生很短,真的要想清楚,你究竟要什么,这就是估值。
《回应困惑的金融思*》第7期:有效市场假说——是稳扎稳打,还是剑走偏锋?
《回应困惑的金融思*》第6期:期权——天下没有好事全拿
《回应困惑的金融思*》第5期:货币职能带来的异化——过程变成终点、手段变成目标
《回应困惑的金融思*》第4期:环境变化、多样选择与究竟该要什么?
《回应困惑的金融思*》第3期:风险、不确定性与挫折教育、积极的主观能动性
《回应困惑的金融思*》第2期:人、媒介、社会、结局——金融思*的教学素材体系
《回应困惑的金融思*》第1期:时间与价值
图文
崔佳宁老师
排版
院学生会新闻网络中心高字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