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以前的金融世界
感觉年以前,本土金融界简直就是又土又巴,一群人关起门来唱大戏,要啥没啥,闻不到丝毫的国际化气息。
整个大陆的CFA持证人总数还没有一个香港多。
监管当局不知道什么是“希腊字母”。
深交所的权证交易,规则都是乱来的:看跌权证允许无限创设;暴涨时随时会被熔断,暴跌时则随便跌。
奇怪的是,年以前的金融人,气质却与现在的从业者截然不同。
我在Jefferies时,37度的天气,外出见客户也必须穿西装。
老板闲来没事,于是放一段古典音乐,让我们猜曲名(要说出乐曲的OP编号才算完)。大家最爱阅读的杂志是《人民音乐·留声机》。
同事们最热衷的团建是——打泰拳。
那几年我就没写过一个字的中文Email或report。
没人会用中文软件,从黑莓手机到电脑,统统英文版。
即便两个中国人面谈,也只会用到三种语言——SHE。先用上海话S讲,或者说香港话H,如果都听不懂,就切换到英文E。
《华尔街日报》旅行版:巴塔哥尼亚
年以前,CFA/FRM考生95%都靠自学。报班听课的人极少,学生成分相当纯粹。
当年业界最著名的一位FRM讲师,在课堂做自我介绍时说道:我是农民的儿子。我的老家在大别山区,要坐6小时的长途汽车。我爸爸姓X、妈妈姓Y,我叫XYZ。你们可以叫我X老师,也可以叫我Y老师……
结果他的课被严重差评!那一届的学生,往后但凡听他的课,每次打分都不高。
我请他喝酒,对他的遭遇愤愤不平:“农民的儿子怎么了!出身寒微却自学成才,那不该是荣耀吗?我就很佩服你。”
但是,我还是要劝劝他:Noonedaref**kthemarket.市场是没有对错的,只能迎合之。你应该对市场定位清清楚楚,错就错在branding没做好。就“考试难、收费高、全英文、学习苦、小众化”而言,FRM就是恒隆广场卖的奢侈品,且有价无市。恒隆广场与城隍庙小商品市场,如何能同一种定位呢?
《华尔街日报》旅行版:危地马拉FRM正确的市场定位
做生意的人,什么书都不必读,但杰克·特劳特的《定位》却一定要读。
回到年,尽管CFA/FRM严重贬值,且考生日趋多元化,但与其他那些低端且劣质、民粹主义泛滥的金融考试相比,CFA/FRM依然是全世界金融界最精英主义的考试。
如果你不理解“精英主义”这四个字,你就永远搞不好CFA/FRM的运营与销售!
前几天接到兄弟培训机构一位销售的电话,向我推销FRM考试。我耐心地听这位兄弟“背完了”标准营销稿,归纳出四点精神:
FRM是全世界最最棒的考试;
考出FRM,你就能在金融界年薪百万,就能做到CRO;
你的朋友、同事、同龄人都在考啊,你怎么还不考?
FRM很好考的,来我们公司培训,轻松就能通过。
我随后也问了他五个问题:
您上一份工作是干什么的?健身房教练、保险公司销售、小初高一对一销售、旺铺转让、货代、还是房产中介?(答案是保险公司电销)
您底薪多少?对吧。每天要通话分钟,每个月要完成20万销售业绩,试用期工资打八折……我没猜错吧?
FRM考出来那么有钱,您自己干嘛不考?
客户都比您懂产品,您的业务能力亟待加强啊。
您在谈恋爱吗?追女孩子不会也这样“背台词”吧——天天给她洗脑:嫁给我,会幸福……女孩子可是需要“勾引”的。
《华尔街日报》旅行版:古巴
伟大的FRM啊,洋溢着贵族气息的FRM啊,被这些人把行情做砸了。你自己都没读过一页FRM书、没干过一天金融、没买过一只衍生品,你怎么可能懂FRM啊!你打算用卖保险的话术来说服金融界最聪明的未来精英,是不是疯了?
我非常同情他的工作困境,他也向我请教出路。我于是建议他去读一下戈贝尔的演讲稿、再读一下李斯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