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选一座高楼,扔一块砖头下去,砸中十个人,九个人都是做金融的。”
我们常用这句话形容香港金融业的发达。
地标性建筑汇丰大厦、中银大厦、长实中心、ICC、IFC里面的客户是来自全世界的投行、银行……数不清的金融机构。
图/Unsplash
除了高盛、汇丰这样的,我们都耳熟能详的BigName,也有很多不闻其名的小公司。“在小公司挣得也不一定比大公司少”,港君一位在小公司的朋友说到。小公司竞争也相对较小,很多同学就把这些小公司作为了自己的求职目标。01
反正都是做金融,非得进高盛吗?
的确,择业选择千千万,进入小公司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港君曾就这个问题询问DBC的导师:在香港做金融,进大公司和进小公司有什么区别?
导师回答得很简洁:
大公司平台好,选择小公司的话就需要睁大眼睛好好甄别一下,判断出那些是“潜力股”,哪些是“野鸡”。什么样的小公司是“野鸡公司”?
其实,小公司的“小”,不仅仅体现在公司的总营收、公司员工人数方面。从本质上看,小公司的“小”更体现在其商业模式还没有得到验证,公司的现金流有限。这个问题会反映在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上。毕竟,很多公司都是在从小公司成长为大公司的过程中“死”掉的。而对于求职小公司的同学们来说,除了上面说到的风险外,还可能遭遇这些问题:老板只愿意画饼,而不愿意给钱老板心胸狭隘,不愿意培养人股东想法不一致,可能导致组织结构动荡……所以大家选择小公司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追求BigName,并非只是虚荣
当然,小公司并非一无是处。而优秀的港校生,当然是追求更好的大公司!先不说大公司完善的培养体系和晋升通道,也不说借助平台的力量可以接触到个人一辈子也接触不到的资源。单单就说大公司的Title,很多时候就是你能力最好的背书。港君跟在高盛工作多年的DBC导师聊起他在高盛的经历。他说,当时高盛给到他的待遇不是他拿到Offer里面薪资最高的,甚至只能算中位数。我问他为什么没选择薪资待遇更好的公司,他回答:因为高盛这两个字就能带给他超出薪资的溢价。图/Unsplash
比如,当你准备跳槽,HR问你的职业经历时,你展开双肩,嘴角微微扬起,缓缓吐出两个字:高盛。你能这样淡定、自信,是因为这两个字为你戴上了光环。这光环会使行业内更多的企业愿意以更高规格的薪资待遇聘用你;如果你准备去创业,投资人可能会因为这光环而加大对你的投资;如果你在学校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