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办学导向的功利化,是教育之痛。在施一公教授眼里,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就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是培养国家栋梁和国家领袖的地方。让学生进去后就想就业,结果是大家拼命往挣钱多的领域去钻。
中国缺乏科技成果的转化,是因为我们的基础研究严重不足;大学教育急功近利,所有精英都想干金融,只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缺乏社会责任和担当,是中国令人悲哀的现实,是中国潜伏的最大危机,或将导致大国经济基础不稳。
施一公的呐喊,应该被更多人听到。
文章来源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