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首页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假冒借贷APP骗局高发90后受害者占
TUhjnbcbe - 2022/8/26 19:15:00

来源:国际金融报

作者:*希

年9月以来,“假冒借贷APP”骗局呈高发趋势,其中,10月增长率甚至高达%。随后的11月和12月该类型骗局增长率有所下降,但依旧处于高峰增长期,形势刻不容缓。

“假冒借贷APP”骗局高发,你中招了吗?

1月6日,由金融反诈实验室联合手机卫士发布的《“假冒借贷APP”电信诈骗分析报告》(下称《报告》)显示,“假冒借贷APP”是年高发的电信诈骗手段,诈骗团伙通过假冒知名借贷类APP,以短信、网页广告等形式广撒网,通过放款前收取工本费、解冻费、保证金、担保金等名目诈骗用户钱财。

年9月以来,“假冒借贷APP”骗局呈高发趋势,其中,10月增长率甚至高达%。随后的11月和12月该类型骗局增长率有所下降,但依旧处于高峰增长期,形势刻不容缓。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通过分析反诈数据指出,网络主力*“90后”更易被诈骗团伙盯上,“90后”占所有受害者的近半数量;另一个重要群体“80后”约占所有受害者的三分之一。

金融反诈实验室和手机卫士发现,被“连续诈骗”也是“假冒借贷APP”骗局受害者的重要特征。数据显示,近五分之一的受害者存在被连续诈骗的现象。其中,单个案例中被诈骗两次的受害者占比为16.9%,有2.6%的受害者甚至被连续诈骗了三次以上。

在诈骗金额方面,大部分受害者因此类骗局的损失不超过元,90%以上受害者的被诈骗金额在元以下,但是也有2.6%的受害者蒙受了逾0元的损失。

“假冒借贷APP”电信诈骗不仅给消费者带来财产损失,还损害正规借贷品牌的口碑。

根据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技术平台发布的监测数据,截至年6月30日,共发现互联网金融仿冒网页4.8万个,受害用户12万人次,互联网金融仿冒APP个,累计下载量.7万次。

对此,金融反诈实验室和手机卫士提出了以下三点防骗建议:

首先,正规网络贷款平台不会在放款前收取任何费用,收费的一定是骗子,所谓关联认证金、履约保险费、保证金、银行卡解冻费等都是诈骗分子的托词。

根据《报告》,放款前收费是诈骗团伙最常用的诈骗伎俩,而工本费、解冻费和保证金更是他们使用频率排名前三的收费名目,其中工本费最受诈骗团伙“青睐”,出现频率高达42.8%。

其次,正规网络贷款平台的客服不会通过非官方渠道,比如用个人

1
查看完整版本: 假冒借贷APP骗局高发90后受害者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