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在年8月9日上线了一款创新分红保险,首页就有“1元随时投月月享分红”几个大字,并且还有终身制的。
貌似非常吸引人,非常划算,非常值得,以及非常的有猫腻。
先来看下条件。
投保年龄范围:男性出生满28天-59周岁;女性出生满28天-54周岁。
这门槛绝对够低,对于投保人的身体健康方面无任何要求,且获取分红和领取养老保险的条件并不苛刻。
但是理智说:所有保险背后都有着一些“猫腻”条款,于是决定详细的计算一下。
首先点入产品说明的详情。
开篇一张图,就非常形象的告诉了大家“退休养老需要很多钱”,大概需要多少呢?支付宝给出的数字是“万”。
好吧,我竟然没有这么多钱。不得不说,看到这个数字,已经明白支付宝已经把“养老恐慌”成功贩卖给了我。
那么怎么办呢?支付宝给我们想出了办法——全民终身保。
下面是全民终身保的介绍:
划几个重点:1元即可投保,门槛低设置人性化,投保后次月起终身分红,退休后(男60周岁、女55周岁)可领取养老金。
领取时会不会有附加条件呢?答案也很清楚。
养老金领取日前不幸身故,至少返还已交保费;领取日后20年内不幸身故的,返还金额=20年应领养老金-已领养老金。
看到这反正发现:这笔买卖是稳赚不赔,和一般人寿保险相比,其投资较灵活,你想交多少随你,想什么时候交也随你。门槛很低,并且在领取日前不幸身故还会至少返还已交保费。
关于投入方面都看完了,那收益呢?
支付宝给出的案例是28岁的小王,每周投入元,到80岁时,养老金和分红累计可拿多万(分红按高档预估)。
这个案例看起来就很诱人了。有没有?
但是有几个明显的字眼,却挑起了本人的注意力。
第一点,“分红累计”——这说明,每个月的分红都不能拿出来,按照小王的年龄来说,就是在52年间都没有提现过分红,所以才有累计这个概念。
具体查询分红的条款,内容如下:
本合同有效期内,我们根据分红保险业务的实际经营状况确定红利分配方案。若我们确定本合同有红利分配,则将红利分配给您。
红利按月分配。除本合同另有约定外,我们每年至少向您提供一份红利通知书。
红利处理方式为累积生息,即红利保留在本公司以月复利方式累积生息,并于您申请或本合同终止时给付。红利累积利率以我们当时宣布的为准。
合同重要的一个条款,是红利利率以保险公司宣布为准;而且是累积计息;合同终止才给付红利,并不是每年或者每月给付一次,只不过是每年或者每月记账一次,意思就是你只知道有这笔钱,除非去世不能花。
第二点,“分红按高档估计”——这计算非常机智了,仔细去查看低档的分红,发现低档分红竟然是0元!而且相信有一半的吃瓜群众都没有进行换挡计算分红。
所以忽略掉支付宝给的案例,进行分档计算,还是每周投入元,以24岁女性为例:
高档分红和低档分红相差:.48元
高档分红和中档分红相差:.48-.99=.49元
对于这个差距,竟一时无语凝噎。
其实总的看来有点像余额宝的玩法。
保险永远不能只看噱头,那我们现在仔细来看这档养老金。先从产品书入手。
在这款保险刚出来时,产品书上是这样描述:
按这个案例来算,30岁的男性一次投入1万元整,从60岁开始每年零,假设他能活到80岁,然后按中档分红来计算,他最终拿到的钱:元/年*20年=元,然后再加元的分红金,一共是元。
这样算的年化收益大概在3.4%左右,但这也只是预估,因为支付宝强调了在某些年度的分红分配可能为0。
从年化收益上来看是非常不划算的。
不过虽然收益不客观,但这款人寿保险还是有别的优点的,就是操作便捷灵活。
投多少是自己选择的,缴费周期也可以自己选择。
如果投资者看到这,还是对支付宝的这款人寿保险感兴趣,则不妨进一步计算下各周期结算获得的利益。
以下是按照25岁的年龄,在支付宝上的试算收益结果。
从上面的试算结果可以看出,在同样的交费总额前提下,收益多少按从多到少排名是:单次>按周交>按月交>按年交,也就是说,同样的钱按周交相对来说收益比按月和按年更多。
所以,要是足够有钱,最好是选择单次缴,要是钱不够还是按周缴收益更多。
在现在这个贩卖恐慌的年代,年轻人贷款在不断增加,存款在不断减少。在有精力的条件下早点考虑养老也是一件好事,但遇到保险千万别冲动买单,所有诱人的收益下都有着条条框框的规定。
现在在百度中搜索支付宝全民保,首页就是下列的负面评论。
其实看下来,骗人的并不是支付宝,只是在噱头下粗心大意的投资者。
如果需要选择购买,则需要坚持到自己55岁/60岁,这笔钱是不能再动的,一旦中途提现,自己的本金和利息势必都会受到损失。
对于奔着理财去的投资者,中档年化收益在3%左右,其实还是不值得的,因为市面上比这收益高的理财产品比比皆是。甚至在糟糕的情况下,还不如去存银行。
总之,三思而后行,在金融界任何收益和风险都是呈正比的,天上永远都不会掉馅饼。
--